课件52张PPT。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许多思想家著书立说,到各国游说,对社会形势发表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广州市中学生优秀历史漫画作品北京奥运开幕式“孔子三千弟子”诵读《论语》孔子故里 山东曲阜祭孔大典台湾祭孔大典韩国成均馆大学学生表演祭孔舞蹈澳大利亚韩国北欧美国一、儒家代表人:孔子 (春秋孔子名片 圣人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标准像的创意来自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图》,孔子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表现出谦恭礼让。孔子作揖,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与“和”的精神,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孔子路过泰山,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派遣子路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件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仁”政治主张:为政以德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仪式在山东曲阜的
孔子周游列国雕塑前一、儒家代表人:孔子 (春秋
著作:《论语》
孔子主要思想: 仁 (苛政猛于虎)曲阜杏坛 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
他提出的哪些理念对我们今天的教学还有用?一、儒家代表人:孔子 (春秋
著作:《论语》
孔子主要思想: 仁 (苛政猛于虎)
有教无类 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理念?
“因材施教”一、儒家代表人:孔子 (春秋
著作:《论语》
孔子主要思想: 仁 (苛政猛于虎)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万世师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曲阜三孔 孔林孔庙孔府曲阜孔庙 立牌曲阜十三碑亭位于孔庙大成殿门前,保存了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所设立碑刻57块。 亚圣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著有《孟子》一书。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君为轻”,还倡导“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孔孟。一、儒家代表人:孔子 (春秋
著作:《论语》
孔子主要思想: 仁 (苛政猛于虎)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万世师表)孟子(战国)《孟子》山东
齐鲁大地
孔孟之乡儒家——“孔孟之道”半部《论语》治天下注意:《论语》不是孔子编写的,而是他的弟子记录他的言行整理成的。2019-1-11孔子问礼 老子 ,姓李,名耳,春秋末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二、道家
代表人:老子 (春秋)
著作:《道德经》
主要思想: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福二、道家
代表人:老子 (春秋)
著作:《道德经》
主要思想:正反两面看事物(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后人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二、道家
代表人:老子 (春秋) 庄子(战国)
著作:《道德经》《庄子》
主要思想:正反两面看事物(塞翁失马)
无为成语墨守成规墨子,名翟(dí),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观点,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俗称鲁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
三、墨家
代表人:墨子 (战国)
著作:《墨子》
主要思想:兼爱 非攻韩非 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著有《韩非子》一书。
认为历史向前发展,提倡改革制度,实行中央集权,以法治国
四、法家
代表人:韩非 (战国)
著作:《韩非子》(刻舟求剑)
主要思想:
四、法家
代表人:韩非 (战国)
著作:《韩非子》(刻舟求剑)
主要思想:改革 法治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兵圣孙武
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创始人,著有《孙子兵法》五、兵家
代表人:孙武 (春秋)
著作:《孙子兵法》(世界最早)
主要思想:
五、兵家
代表人:孙武 (春秋)
著作:《孙子兵法》(世界最早)
主要思想: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你认为“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今天仍是有用的?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改革变法
“仁”
“无为而治”
“仁政”
“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辩证法“学而时习之”本课关键词: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儒家 孔子 孟子 仁 《论语》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道家 老子 祸福相倚 庄子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