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课标与教材:
课标:(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材: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本课首先简要的叙述了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和夏桀无道为汤所灭、商朝建立的史实。其次,叙述了盘庚迁殷后,商朝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的奢靡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最后,叙述了周初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分封制和西周的灭亡。
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2、 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3、 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由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1、夏朝的建立 2、西周的分封制
学习难点:. 西周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分封制
创新支点:借助文中金字塔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分封制对奴隶制的巩固作用。
学情分析:对于刚刚接触历史的七年级学生,本课很多内容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在奴隶制国家和西周分封制的理解问题上,难度较大。
学习方法与媒体:小组合作探究 学案 多媒体课件
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掌握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影响)
3、尝试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图中人物是 ,公元前 年,他建立 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 社会开始了。
二、自主学习
环节一:(一)夏朝的兴衰
阅读第20—21页关于夏朝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禹死后,他的儿子 继承了最高统治地位。从此, 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 ”。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 的产生,统治中心区域在今 西部, 南部一带,相传都城在 。
3、约公元前1600年,_______灭夏。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最后一个国王是 。
环节二:(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阅读第21—23页,完成下列内容。
1、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商朝,商朝建立后,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 将都城迁到 ,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称商朝为 。
2、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 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定都 ,史称 。
环节三:(三)西周的分封制
阅读第24页并结合图,完成下列内容。
1、西周分封制:
目的:为了 ,西周实行分封制。
内容:①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
②__________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____________ ,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影响:西周通过分封诸侯, 。
西周的灭亡:
2、西周后期,周厉王暴虐无道,发生了_____________。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三、合作探究:
夏朝和商朝的暴君分别是谁?他们的暴政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从中我们得出怎样的结论?
四、整体建构:
比较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国君 都城 重要事件 暴君
夏 不填
商 不填
西周 不填
五、质疑问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当堂测试:
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的 ( )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2、西周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分配土地 B.巩固统治 C.征收贡赋 D.划分等级
3、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国家这种形式在我国最早确立的朝代是( )
A、夏 B、商 C、西周 D、秦
4、口头简述西周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