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标与教材:
1、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教材分析:
教材以“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导入本课,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交待西周灭亡、东周建立的历史过程。课本内容共分两个字目,分别介绍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春秋争霸主要是介绍了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争霸的史实,战国七雄的位置及长平之战。
由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齐、晋称霸。齐、晋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两国都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由此,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春秋战国的朝代特征,有重要意义。学习难点:. 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创新支点: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决定战争胜负,强者通过召集盟会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味强烈。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对阵双方攻守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战争的残酷性尽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齐桓公称霸和秦赵长平之战,上述特点明显。教材弱化了对战国兼并战争历史作用的分析。但从教材“有些诸侯中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学情分析: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已知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部分,而且对一些出自本课的成语像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有所了解,学生还想知道春秋霸主、战国七雄具体指哪些,他们是怎样成为霸主的;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对于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讲,政治史比较枯燥,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②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③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学习方法与媒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讨论归纳法 学案
学习目标:1、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
2、列举春秋霸主和战国七雄的名称。
3、从齐桓公能成为春秋霸主的原因中认识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4、分析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历史作用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你知道烽火戏诸侯是怎么回事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通过看课本P30-P32,完成以下问题。
1、东周分为 ( ) 和 ( )两个时期 。
2、春秋时期主要霸主( ) 、( ) 、( ) 等 。
3、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4、描述晋楚争霸情况。
5、分析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6、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任务二;通过看课本P33-P34完成以下问题
1、结合P33地图,说出战七雄 ( )( )( ) ( ) ( ) ( )( )。
2、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争 ( )( )( )
3、长平之战交战双方、作用。
三、合作探究:
1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战争是好事还是坏事?说出你的理由。
四、系统总结: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东周:公元前________年,周平王东迁________,史称
春秋争霸 __________.东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
个 时期。
春秋时期著名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春秋战国的纷争 齐桓公称霸:齐桓公任用________为相,改革_______、
_________,发展_______ 以“____________”
为号召,扩充疆界。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___________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晋楚争霸:____________大战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战役:齐魏之间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赵之间发生了___________,此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五、质疑问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当堂测试:
1.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A.晋文公 B.楚庄公 C.齐桓公 D.越王勾践
2.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是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管仲改革壮大力量
3.战国七雄中,地处最东和最西的分别是
A.齐和秦 B.燕和楚 C.韩和赵 D.赵和楚
4.下列既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A.韩国 B.晋国 C.楚国 D.赵国
5.阅读上列材料: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
请回答:
⑴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中的“霸诸侯”指的是什么?
(3)管仲在齐桓公称霸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