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07 20:4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课标与教材:
1、课标要求: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2、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文化课的内容,主要讲述先秦时期在文字、天文、历法、医学、文学及音乐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在文字上的演变,从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大篆;在天文、历法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有了日食、月食的记载,测定出了24节气。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春秋战国盛行的“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由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这三点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且影响至今。应重点掌握。
学习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是本课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由于知识储备少,对于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对于当时字的形体结构等。如果语文素质好的话对于扁鹊及屈原学生就应该有所了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具体的了解到先秦时期我国在文字、天文、医学、文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文字的演变”可以利用有关文字起源的课前提示引入新课。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材按照商朝、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先后顺序讲述文字的演变过程,内容比较艰深、抽象,教师应尽量使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材料,尽可能通俗的讲解。
“屈原和钟鼓之乐”一目中诗人屈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应粗略介绍一下屈原的生平,其次可引用《离骚》并附释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作品,师生共同归纳出《离骚》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学习方法与媒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甲骨文的有关知识。
2、了解文字的演变过程和历法知识
3、知道扁鹊和屈原及他们的成就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
二、自主学习:
环节一:文字的演变
阅读课本P41-42“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一种怎样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 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
简要说说文字的演变情况
环节二:天文、历法和医学
看教材P42-44页,找出古代在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方面成就。
相传______就有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又叫“__________”.
你能说说商朝和战国时期历法方面的成就吗?
_________是____________时期的名医。他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病。他总结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环节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屈原吗
四、整体建构:
甲骨文:商朝人刻在______________上的文字,是一种比较___
文字的演变 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朝开始。
金文:商周人刻在_____________上的文字,,比甲骨文规范。
大篆:西周晚期才出现。
中华文化的勃兴 天文:夏朝有关于_________的记载。
今天的农历又叫“___________”;商朝历法比较完备,规定
科技成就 历法 __________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__________
医学:__________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四诊法,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和钟鼓之乐 1、屈原:战国末期______人,代表作是___________,是千
古传诵的抒情长诗,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2、钟鼓之乐: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其代表性乐器是湖北随州
五、当堂测试: 出土的___________________.
1.据说今天的农历来源于夏朝,所以又叫
A夏 历 B.周历 C.商历 D.阳历
2.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3.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著名诗人是
A.宋玉 B.屈原 C.李白 D.杜甫
4.闻名中外的甲骨文的发现时间和地点是
A.19世纪末的河南安阳 B.19世纪末的河南商丘
C.20世纪初的陕西西安 D.世纪初的河南洛阳
5.最早留下哈雷慧星的记录是在我国
A.商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6.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
A.齐国 B.燕国 C.楚国 D.秦国
7.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 ”。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 ) ”,也叫“铭文”。
8.望、闻、问、切四诊法,是由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 )总结出来的。
9.楚国优秀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千古传育的抒情长诗《 》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 开始。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