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复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07 21:2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 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
复习目标:
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秦朝灭亡的过程: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
3、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和意义。
4、匈奴的兴起以及匈奴与两汉的关系。
5、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
一、知识体系:
(一)、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朝
建立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建立者:
秦的建立 都城:
秦统一的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割据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2、秦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政治方面:创立了 制度。(①统治者自称皇帝; ②中央设丞相、太尉、御使大夫③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 秦巩固
统一的 经济方面:统一 ,(圆形方孔铜钱)、统一 。(作用:促进了各地
措施 经济交流)
文化方面:统一 。(小篆)。(作用: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思想方面: 。(影响:一方面有利于统一思想,另一方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于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失。)
军事方面:北击匈奴,修 (蒙恬、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开发南疆,修 。
灭亡原因: (①刑法苛严;②赋税和徭役繁重③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秦的灭亡:1、 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秦的灭亡 起义(揭竿而起)
2、公元前207年,项羽在 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3、公元前206年,刘邦攻陷咸阳,秦朝灭亡。
(二)、汉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
西汉的建立 建立者:汉高祖
都城:
文景之治:
政治方面:接受________的建议,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方面:接受_________的建议,“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
★汉武帝 的正统思想
大一统 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军事方面:反击匈奴。
★ 匈奴的兴起: 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民 1、汉初,限于国力,采取 政策。
汉的统治 族 匈奴 2、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反击匈奴。派 、 进行 __________之战,
关 后,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系 3、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促进了汉与匈奴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1、张骞通西域:发生在_________帝时。(汉朝时,人们把 和 西域 西称为西域) 。第一次的目的: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 ,管辖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外 1、西汉时期, 的开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中西
交往 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
2、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 → → → →
造纸术发明: 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改进:东汉宦官 ,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做“____________”。
(




) 数学:成书于东汉《 》,总结了 以来的数学成就。
科技 天文:东汉科学家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
东汉 制成了“ ”,还编制了 。
医学 张仲景著有《 》,后世尊称他为“ ”
宗教 佛教起源于 , 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宗教 道教, 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 。
司马迁:生活在 时代,十多年写成《史记》。
史学 《史记》:记述了从 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 著作。
艺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水平很高,代表作是 ,
二、经典习题:
1、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他应该去( )
A、西安 B、南京 C、咸阳 D、洛阳
2、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出土了大量有关田律的秦代竹简,上面文字应是( )
A、金文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3、秦朝为加强各地经济交流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A、统一货币、文字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统一货币、度量衡
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首诗歌颂了秦始皇哪一方面的功绩( )
A、统一文字 B、统一六国 C、修筑长城 D、设置郡县
5、毛泽东讲“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政”,秦法政是指(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6、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从史实来看( )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错误 C、①正确②错误 D、①错误②正确
7、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起义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B、鼓舞了后世的劳动人民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D、陈胜吴广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汉朝
8、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出现于( )
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东汉 D西汉初年
9、《揭竿而起》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
A、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刘邦项羽起义
10、下列战役中,决定了秦王朝成与败的两次战役是( )
①漠北战役 ②长平之战 ③巨鹿之战 ④垓下之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西汉时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西汉时期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是在(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2、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而汉武帝时期却大败匈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3、下列史实与汉武帝不符的是( )
A、实现大一统 B、大破匈奴 C、三顾茅庐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西汉时期的最高学府是( )
A、大学 B、儒学 C、郡国学 D、太学
16、“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历史时间后的汉匈关系( )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17、下列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
A、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蒙恬出击匈奴
C、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18、东突恐怖势力企图分裂新疆的行径不得人心。下列史实中最能充分说明新疆地区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开辟丝绸之路
19、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说近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
①河西走廊 ②新疆境内 ③欧洲 ④西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20王之涣《凉州词》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古时称( )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21、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
22.佛教和道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 )
A.都是外来宗教 B.都迎合统治者想长生的愿望
C.都能麻醉人民的思想 D.都主张修身养性,长生不老
23、如果我们沿着张骞促使西域的路线重走丝绸之路,我们应该从哪个城市出发( )
A、西安 B、兰州 C、北京 D、洛阳
24、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 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④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由以上的历史短剧台词,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
A、清军出兵雅克萨 B、郑和下西洋
C、张骞出使西域 D、玄奘印度取经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惟二人得还”
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史实?发生在哪位皇帝执政期间?
他初行的时间和目的是什么?
材料是如何反映此次出使的艰难的?
出使成功的同时也沟通了哪条中西交通要道?
材料二:
请说出上图的事件名称,并按由东向西的顺序写出该路线的大致经过和历史作用。
该路线的开通,反映了西汉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西汉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设置什么机构或官职?有何意义?
今天的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分析一下丝绸之路的重新开发有什么现实意义?
27、“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几句诗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 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作者对此事件持何态度?为什么



28、
材料一: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    规范文字。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