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12 12:4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古代中国的书写材料1匹帛可换720斤大米 做1本《圣经》需300张羊皮古代西方的书写材料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西汉墓出土。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麻,西汉早期麻纸。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纸的发明蔡伦(?--121年)和“蔡侯纸”三大步骤:
步骤(1):将原料进行切割、浸泡和清洗 步骤(2):将原料进行蒸煮、舂捣,从而去除杂质 步骤(3):捞取纸浆、晾晒和纸张的整理 蔡伦的造纸术改进在哪些方面?原料便宜,容易找到质量提高,容易推广  大大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因全书分为九章而得名。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书中的分数解算方法、一次方程解法、负数等内容,在当时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东汉以后的1000多年里,它一直被当作教材使用。隋唐时期传到朝鲜和日本,长期被当作数学教科书使用,后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产生了巨大影响。 东汉
《九章算术》书影 张衡,东汉伟大的科学家。当时人们用迷信观点解释地震。张衡不信鬼神,立志探索地震之谜,终于制造了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如果将地动仪放在北京博物馆,测量云南地区发生的地震,内部铜柱倒向哪个方位?地动仪震动示意图 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五禽戏》 神医—华 佗(145--208年)张仲景 (150--219)东汉南阳人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书影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西汉麻纸: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蔡伦蔡侯纸: 改进造纸术东汉《九章算术》东汉张衡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华佗“五禽戏”和“麻沸散”东汉张仲景
(医圣)《伤寒杂病论》 秦汉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有哪些值得我们自豪的成就?总结思考 拓展升华 秦汉时期有哪些因素有利于文化的昌盛? 升华篇升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