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13 08:0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历史剧
匈奴的兴起及
与汉朝的和战 匈奴的兴起及 与汉匈和战第一幕
单于英武觊中原,西汉求和觅宁安第三幕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第二幕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单于英武觊中原
西汉求和觅宁安匈奴的兴起匈奴的兴起连线冒顿单于1、尊敬的单于阁下,匈奴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
2、尊敬的单于阁下,您觉得您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您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
3、您统一蒙古草原对匈奴的生活有何影响?角色体验匈奴首领单于的金头饰匈奴的兴起农 耕 “清晨,我们骑着马从定居点出发去放牧。我们的主要产业是畜牧业,牲畜漫山遍野。我们武器都是些锋利的青铜器。玉器是我们匈奴族最喜欢的饰品。我们不会农耕,汉朝人为我们生产, 明天我们将去掠夺更多的财富。”找茬儿:匈奴的兴起匈奴的兴起汉高祖时的“和亲”政策①“白登之围”说明了什么?②对匈奴的侵扰,汉初怎么办?③什么是和亲,这种“和亲”政策,是否能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模拟历史同学们,如果你是汉武帝,对匈奴的入侵,你怎么办,是主战还是主和呢?·时间
·人物
·过程
·结果汉武帝时大破匈奴战况报道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 漠北战役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大败,无力再与西汉对抗汉武帝时大破匈奴名人印象汉武帝时大破匈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谦虚爱士,深得部下拥戴。卫青试一试卫青霍去病汉武帝称赞霍去病:
“初生之犊不畏虎,你年纪轻轻的,打起仗来就这样勇敢,你一往无前,勇冠三军,就封你为冠军侯吧!”小知识: 你知道“冠军”称号的来历吗?②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①汉武帝时期与汉高祖时期相比,对匈奴的政策有了什么变化?汉武帝时大破匈奴汉武帝
大一统 积极: 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保护了黄河流域地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明,值得肯定。
消极:但战争也使汉朝几十年的积蓄消耗殆尽,给汉匈两族人民都带来了灾难。汉武帝时大破匈奴 评一评: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经过漠北战役以后匈奴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匈奴分裂,部分向漠西远徙。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课本剧
昭君出塞“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史记·匈奴传》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
——《汉书·匈奴传》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50余年间,汉匈两族人民和平友好相处,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之苦,促进了汉与匈奴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昭君出塞”与汉初的“和亲”政策有什么区别?昭君出塞比一比是在国力弱小情况下,被迫采取的求和之策,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汉初和亲昭君出塞双方是自愿的交往。通过和亲实现了长久的和平和友好往来。昭君出塞 今天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匈奴族。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与汉族人 融合;北匈奴控制西域。东汉大将窦宪、窦固多次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势力日益衰落。后来不断西迁,最后融合在欧洲。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和战汉初国力相对弱小,匈奴兴盛和亲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出兵反击卫青、霍去病战败匈奴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昭君出塞和平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启示: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1、匈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生活于蒙古草原的民族。据历史记载,匈奴第一次统一蒙古,建立强大的国家是在( )
A、战国末期 B、秦汉之际
C、西汉前期 D、两汉之际
2、汉高祖和汉武帝时期,汉军与匈奴兵前后两次交战,一败一胜,其根本原因是( )
A、国力的衰与盛 B、统治者能力的小与大
C、士气的低与高 D、与匈奴作战战术的错与对 BA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3、下列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 )
A、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蒙恬出击匈奴
C、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4、下列关于昭君出塞背景表述不对的是( )
A、发生在西汉时期 B、是汉匈友好的体现
C是迫于匈奴强大的压力 D 是匈奴主动求亲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CC 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1、这首诗歌的前、后两句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翦伯赞先生在诗中提出了什么观点?其理由是什么?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卫青、霍去病破匈奴昭君出塞使边境安定,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昭君出塞作出肯定观赏感言谢谢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