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 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复习提问: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南朝北朝北魏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齐民要术》《水经注》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动脑筋 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草书活动与探究1. 练一练 :下面三幅字帖各是什么字体?2. 议一议:三种字体各有什么特点?楷书行书草书中国古代书法的演变
篆书隶书 楷书行书草书看一看王羲之,字逸少。因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军,人们称他“王右军”。他的书画都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尤以书法著名。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造诣很深,尤其擅长隶、草。世人称其为“书圣”。书圣王羲之看谁找得快后人为什么称王羲之为“书圣”?王羲之自幼好书法,经常一边思考,一边在自己的身上一笔一划地画着,日子久了,甚至连衣服都划破了。他每天练完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里清洗毛笔、砚台。据说,久而久之,池水都变成黑色了。 书成换白鹅题扇桥《兰亭序》摹本天下第一行书欣赏欣赏兰 亭欣赏与临摹 请同学们仔细欣赏并尝试临摹《兰亭序》中不同的“之”字,无一雷同。 顾恺之,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今江苏无锡人,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赋,尤精绘画,长于人物肖像、山水,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名画欣赏《洛神赋图》
以曹植《洛神赋》为脚本,绘曹植于洛水遇宓妃的浪漫故事,运笔细劲古朴,色彩艳丽厚重,人物刻画生动传神,山石、树木和人物的配置比例都反映了魏晋画风。《洛神赋图》局部《洛神赋图》局部 画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徜徉于水面,“凌波微步”;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含情脉脉,仪态万千。《女史箴图》局部 名画欣赏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什么佛教的兴盛南北朝时期的佛寺、僧尼人数表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有史范缜语录: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范缜故事竟陵王萧子良凭借宰相的权力,慌忙调集众僧名士,软硬兼施,轮番围攻范缜。但由于他们讲不出象样的道理,尽管人多势众,也没有压倒坚持真理的范缜。佛门信徒太原名士王琰,借儒家讲究孝道为武器,撰文立著,企图一下子封住范缜的口,他带着嘲讽的口吻说:“呜呼!范子,你怎么竟连自己的祖先在哪里都不知道!”但范缜当即反唇相讥说:“呜呼!王子,你既然知道自己的祖先的神灵在哪里,为什么不杀身去追随它们呢?”王琰哑口无言,败下阵来。萧子良又派名士王融到范缜那儿,企图用官位加以利诱,王融对范缜说:“神灭之说既然是异端邪说,而你却坚持己见,恐怕会有伤名教。以你出众的才华和美德,何愁官至中书郎。而你为什么要违背众人的信仰,自讨身败名裂呢?”范缜听后哈哈大笑,回答说:“倘若我范缜肯于出卖人格,背叛信仰去捞取官位,恐怕早就当上尚书令、尚书仆射一类的高官,你那个中书郎又岂在话下!辉煌的石窟艺术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梁武帝与达摩禅师云冈石窟西部窟群外景 第五窟后室主佛,释迦牟尼,佛高17米,雄伟威严,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龙门石窟大佛流失于美国的龙门文物卢舍那佛飞天北朝: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南朝:栖霞山千佛岩想一想 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均属北魏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加强统治而开凿,这些石窟还有现实意义吗?我们应怎样评价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石窟?动脑筋 现今山西大同云岗石窟佛像身上、脸上呈现出灰蒙蒙的景象,这是因为山西是享誉全国的煤都,近几年来随着煤炭外运工程的发展,公路就修建在石窟边上,煤炭对石窟造成了污染和破坏。这就是经济高速发展给古老文化带来的灾难。此外,还有许多人为的破坏,乱写乱画、随意扔垃圾破坏景观周围环境等等恶劣行为都对石窟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如果你是一名文物保护专家,你认为如何做才能
使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古代石窟永葆艺术魅力?王羲之 东 晋《兰 亭 序》《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课堂练习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
A.三国时期 B.东汉末年
C.南北朝时期 D.两晋时期
2.下列关于石窟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限于雕刻艺术
D.是佛教盛行的结果 BA课堂练习3.传说故事“书成换白鹅”来源于( )
A、顾恺之的绘画 B、王羲之的书法
C、陶渊明的诗歌 D、班固的汉赋
4.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开凿于( )
A.北魏 B.东魏
C.西魏 D.北齐 BA《帝后礼佛图》北魏动脑筋
左边是龙门石窟
中的北魏《帝后礼佛
图》部分 ,它反映
了当时生活中的什么
问题?
图中的北魏帝后及大臣所穿的长袍,全都是汉族的服装,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