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预习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预习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21 21:49:19

文档简介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预习案
教学目标:了解两汉经济发展的表现;总结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
重点和难点:1. 掌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2.分析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预习用铅笔,填写学案,书上圈点勾画做标记)一、农业 (一)、治理黄河1、西汉时期,汉武帝是怎样治理黄河水患的?效果怎么样?汉武帝为什么要治理黄河水患,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2、东汉时期,黄河水患又严重起来,治理黄河的两个重要人物是谁?他们是怎样治理黄河水患的?效果怎么样?(二)、农具的发展1、西汉的耕犁,已安装了 。(世界地位: 。)2、牛耕普遍使用 的耕作方法。3、西汉的新型 工具是 ,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三)、农作物的发展1、两汉时期,南方种植 。北方种植 。2、黄河中下游的农村,房前屋后种植 。出现了 。二、手工业 (一)、丝织技术的发展1、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 。描述一下当时高超的丝织水平。2、考古证据是什么?(二)、冶铁技术的发展1、当时冶铁用什么工具鼓风?由谁发明?有什么作用?世界地位是什么?2、当时的兵器用什么材料制造?有什么证据?3、钢材的制作方法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三、商业 (一)、经济措施1、汉武帝采取了什么经济措施?取得了什么效果?(二)、商业的繁荣1、东西二京是指哪里? 2、长安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 。3、汉代统治者对商业采取什么政策?原因何在?小结: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两汉经济的发展包括 、 、 三方面。二、小组学习:(合作探讨,共同进步。感受历史奥妙) 结合这12、13课内容,说一说两汉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联系我国的发展,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可以从政治局面、经济措施、科学技术等方面思考)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练习案
三、展示反馈:(同学们,储备实力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1.两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其中与冶炼有关的是( ) A.耧车 B.二牛抬杠 C.水排 D.提花机2.青铜制的兵器被铁制的兵器逐渐取代是在 (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汉朝时期3.汉武帝在很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是 ( ) ①、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颁布推恩令 ③、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④、规定五经为太学的主要教材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4.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 )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盐铁官营5.下列属于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有 (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 ③治理黄河 ④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四:拓展延伸:仔细观察右图两枚钱币,说出它们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钱币。 2,读右图回答问题: ⑴、图A使用的耕作方法是 ⑵、图B是 的模型,这种新型 工具发明于 时期。 ⑶、图C是一件从长沙 汉墓出土的素纱衣,薄如蝉翼,重不到 , 这说明 。
图一
图二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