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预习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预习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22 12:05:25

文档简介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练习案
三.展示反馈:(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一、 选择题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 A、可汗 B、单于 C、皇帝 D、大王2、下列关于冒顿单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秦汉之际,匈奴族的杰出首领 B.首次统一蒙古草原
C.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D.与西汉订立和好盟约3、汉武帝雄才大略,他的大一统在军事方面的主要表现包括( ) ①派蒙恬出击匈奴 ②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③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④迫使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4、卫青、霍去病沉重打击匈奴的地点是( )。A漠北地区C河西走廊D河套地区5、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历史事件是( ) A、蒙恬北击匈奴 B汉高祖时出击匈奴 C 漠北战役 D东汉时派兵北击匈奴6、下面是昭君出塞图,此事件发生于( )
A.公元前1世纪中期 B.公元1世纪中期
C.公元前2世纪中期 D.公元2世纪中期
7、对右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冒顿单于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二、 填空题
1、匈奴族在 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之际,其杰出首 领 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2、汉武帝时,开始对匈奴大规模反击,夺取了 地区和 地区。 年,汉武帝又派 、 出击匈奴,在 大败匈奴,结果是: 。3、“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这句话与 有关?4、 时, 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 自愿前往,这就是历史上 称颂的 。这件事的意义是: 四:拓展延伸1、材料: 秦汉时期,匈奴族一直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1)与匈奴相关的一项重大工程建筑是什么?说出其修筑的目的。(2)请列举出你知道的两位匈奴首领的名字。 (3)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我国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最少三例)。2、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归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1)长城。抵御匈奴
(2)单于。冒顿、呼韩邪
(3)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汉武帝时,派卫青和霍去病大破匈奴;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
(4)昭君出塞。能以和亲政策带来民族间的长期的友好交流和和平,避免了战争给民族双方所带来的损害。
(5)316年匈奴人的一支灭掉西晋。
(6)没有匈奴。开发了祖国的边疆;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创造了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资源。(3)感悟:与匈奴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友好交往是民族之是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一、 选择题
1.B 2.B 3.A 4.D 5.B 6.D 7.C 8.C 
二、 填空题
1. 蒙古草原 秦汉 冒顿
2. 国力 河套 河西走廊 公元前119 霍去病 漠北 西迁
3. 汉元帝 呼韩邪 文化交流
能力提升
一、 选择题
1.A 2.D 3.B 4.A 5.B 6.B 7.C 8.C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
(2)材料一是指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故唱此曲。材料二是指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边境的匈奴人民过上了多年安定生活。
(3)都有积极的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部得到了安定;昭君出塞,汉、匈和亲,为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拓展探究
(1)长城。抵御匈奴
(2)单于。冒顿、呼韩邪
(3)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汉武帝时,派卫青和霍去病大破匈奴;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
(4)昭君出塞。能以和亲政策带来民族间的长期的友好交流和和平,避免了战争给民族双方所带来的损害。
(5)316年匈奴人的一支灭掉西晋。
(6)没有匈奴。开发了祖国的边疆;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创造了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资源。(3)感悟:与匈奴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友好交往是民族之是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知识链接
点拨:题中诗歌反映的是西汉和亲政策的有关史实,关键是要了解和亲政策实施的背景和目的,特别是和亲后产生的影响,再选一角度谈谈对此政策的主观看法。
答案:从赞同或反对任一角度谈出自己的观点均可。(提示:我国自古是个多民族国家。在两汉时期,匈奴和汉既有民族矛盾和民族战争,也存在和平友好的关系。它们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两汉与匈奴的和战在形式上有极大的相似, 但二者却又不完全相同,这与当时的统治政策和国家实力有巨大的关 系。汉初和亲与昭君和亲在目的上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和亲政策换取汉匈两族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但它们又是不同的:汉初和亲是在军事大败情况下进行的,统治者采取了纳贡求利之策,具有屈辱性,这种和条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境上匈奴的骚扰问题。而昭君出塞时,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请求和亲,目昭君也是自愿前往的,双方是平等互利的结合。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预习案
教学目标: 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做的贡献
重点和难点: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正确理解当时汉匈的民族关系
一、自主学习:(预习用铅笔,填写学案,书上圈点勾画做标记)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1、匈奴建国: 之际,____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2、经济发展:①、________ 业兴旺发达②、_____ 业也发展起来,_____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③、一些匈奴人学会 ,开始 。★ 小结:匈奴的兴起对我国北方草原的 和 开发做出了贡献。祖国的历史是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卫青、霍去病 破匈奴 1、西汉初期:限于国力,西汉统治者不得不主动对匈奴实行“ ”政策。2、汉武帝时:①、国力强盛,从匈奴手中夺取了________和__________地区。②、公元前119年,名将:______、______,重大战役:_____结果:_____ _______ _____ 三、昭 君 出 塞 1、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中的一部的首领 单于,向汉朝陈臣。2、汉元帝时期:汉元帝把 嫁给 ,意义是: 3、东汉时期:①、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 ,北匈奴 ,②、东汉先后派大将 、 率兵反击,结果: ★ 汉武帝时经济的繁荣和国力强盛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准备了条件。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得到安宁,有利于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便于汉与西域的交通。二、小组学习:(合作探讨,共同进步。)1、今天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匈奴族吗?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西汉初年以及汉武帝时期分别是如何解决匈奴对中原王朝构成的威胁的?3、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塞有什么不同?并说明原因。4、今天我们为祖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应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