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每节课后练习卷[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每节课后练习卷[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8-01-10 20:25:00

文档简介

课后作业(2006/5/30)
第7章 分式`
7.1 分式(2) 等级__________
要求:(1)独立、认真完成;(2)书写整洁、规范;(2)每做一题要求在题后写上知识点。
1、 知识回顾:
1、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分式的约分:
二、基础练习: 3、(1) (2)
4、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5、化简符号:。
6、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各式的分子和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是正数。
(1) (2) (3)
7、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中各项的分数都化为整数。
(1) (2) (3)
8、约分:(1) (2) (3)
(4) (5) (6)
(7) (8)
9、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它的分子和分母中的各项系数都化为整数,则结果为( )
A、 B、 C、 D、
10、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
11、在分式:①;②;③;④中,与相等的是
A、①② B 、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12、,那么整式M=_____;,那么整式N=_____。
1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4、已知,求的值。
15、已知,求的值。
16、小惠坐在匀速行驶的公交车上,她注意到路旁间隔均匀地排着一些广告牌。小惠利用手表,数出1分时间内车窗边掠过的广告牌数目。嗬,真巧!她开始看表和结束看表都是在某两个牌子的正中央,而且把1分时间内掠过的广告牌数目乘以k,正好等于该汽车每小时开过的千米数。
小惠很疑惑,“能算出相邻两块广告牌之间的距离吗?”请帮助小惠计算出相邻两块广告牌之间的距离(结果含k的代数式表示)。课后作业(2006/6/2)
第7章 分式`
7.3 分式的加减(1) 等级__________
要求:(1)独立、认真完成;(2)书写整洁、规范;(2)每做一题要求在题后写上知识点。
1、 知识回顾:
1、同分母分式相加减的法则:
二、基础练习:
2、计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已知,则的值为( )
A、—1 B、0 C、1 D、a
★4、已知,则的值是( )
A、0 B、1 C、 D、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6、已知,则的值是( )
A、2 B、0 C、—1 D、1
★7、已知,则。
★8、已知,求的值。
9、先化简,再求值:
(1),其中。(2),其中
(3)已知,试求分式的值。
★10、已知x、y满足,求的值。
★11、已知,求的值。
★12、一队旅客乘坐汽车,要求每辆汽车的乘客人数相等,原先安排有k辆汽车(k>2),如果每辆汽车生乘坐22人,则剩下1人未上车;后业开走1辆空车,结果所有旅客正好能平均分乘到每辆车上。已知每辆汽车最多只能容纳32人,设实际每辆车坐M人。
(1)试用关于k的代数式表示M;
(2)将(1)中得到的代数式变形,可得。由于M所表示的数值为整数,所以分式所表示的数值也必为整数。由此算出这一队旅客的总人数。你能写出(1)中代数式变形为的过程,并求出这队旅客的总人数吗?
★13、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路,每条路全程是3km,一条路是平路,另一条路有是上坡路,是下坡路,平地速度为V km/h,上山速度是V km/h,下山速度是2V km/h,那么走哪条路的时间较少 少用多少时间?课后作业(2006/6/3)
第7章 分式`
7.3 分式的加减(2) 等级__________
要求:(1)独立、认真完成;(2)书写整洁、规范;(2)每做一题要求在题后写上知识点。
1、 知识回顾:
1、通分:
2通分时要注意什么?
2、 基础练习:
3、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计算:,结果是( )
A、 B、 C、 D、
5、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6、若把,通分,则最简公分母是( )
A、 B、 C、 D、
7、(1)分式与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2)已知,则的值是______。
(3)通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
8、先化简,再求值。
(1)计算,并求当时,原式的值。
(2)计算,其中,求原式的值。
(3)计算,并求当时的值。
9、一项工作由甲单独做,需a天完成;如果甲、乙两人合做,则可提前2天完成,问乙每天可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几?
10、某工程队要修路m米,原计划平均每天修n米,实际平均每天多修了p米,结果提前完成了任务。问提前了多少天?
11、甲、乙两人两次同时在同一粮店购买粮食(假设两次购买粮食的单价不相同),甲每次购买粮食100千克,乙每次购粮用去100元。若设第一、第二次购粮的单价分别为x元/千克和y元/千克。
(1)甲两次购买粮食共需付粮款____元,乙两次共购买____千克粮食(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2)设甲两次购粮的平均单价为每千克Q1元,乙两次购粮的平均单价为每千克Q2元,分别用x,y的代数式表示Q1,Q2;
(3)请比较甲、乙两人两次购买粮食,谁的平均单价低。课后作业(2006/6/1)
第7章 分式`
7.2 分式的乘除 等级__________
要求:(1)独立、认真完成;(2)书写整洁、规范;(2)每做一题要求在题后写上知识点。
1、 知识回顾:
1、分式的乘除法则:
二、基础练习:
2、(1)(2)(3)
(4) (5)
(6) (7)
(8) (9)
(10)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D、
4、计算:①;②;③;④,所得结果中是分式的是( ) A、只有①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
6、如果,则的值是( )
A、 B、 C、 D、
7、计算:(1) (2) (3)
(4) (5)
(6) (7)
(8)
8、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_。
9、化简求值:
(1),其中。
(2),再在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值代入,求该代数式的值。
10、已知求的值。
11、把同样多的花种撒在甲、乙两块土地上(如图),求甲、乙两块土地的撒播密度的比。如果,哪一块地的撒播密度较大(撒播密度=)?课后作业(2006/5/30)
第7章 分式`
7.1 分式(1) 等级__________
要求:(1)独立、认真完成;(2)书写整洁、规范;(2)每做一题要求在题后写上知识点。
1、 知识回顾:
1、分式的概念: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二、基础练习:
3、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4、当_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当________时,分式无意义。
5、当________时,分式无意义;当x=2时,分式没有意义,则b=________。
6、要使分式有意义,x的取值满足________;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是______;
7、当y=_____时,分式等于0;分式的值为正数,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8、当x= —2时,分式无意义;x= —4时,分式的值为零,则_________。
9、要使分式有意义,x的取值满足( )
A、 B、 C、且 D、或
10、无论x取什么值,下列分式中一定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11、小亮的父亲上下班需要过一个山坡,上坡时的速度是V1,下坡时的速度是V2,则上坡和下坡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12、当时,分别求分式的值。
13、已知分式是一个整数,求a 的值。
14、小颖将自己所有压岁钱存入银行,银行的年利率是P%,先存一年定期,一年后将本息自动转存另一个一年定期,两年后共得本息1040元,则小颖原有压岁钱为多少?(用含P的代数式表示)
15、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汽车的速度为v千米/时,自行车的速度为a千米/时(v>a>0),甲、乙两地的路程是s千米。
(1) 经过多少小时,汽车与自行车相遇?
(2) 经过t时,汽车行驶的路程与自行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多少?
16、一箱苹果售价为a元,箱了与苹果的总质量为m(kg),箱子的质量为n(kg),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多少元?当a=15.2,m=10,n=0.5时,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多少元?
17、由于使用农药的原因,蔬菜都会残留一部分农药,对身体健康不利,已知将蔬菜用x升水冲洗一次,冲洗后与冲洗前的农药残留量之比。
(1) 现有下列两种冲洗方法:①用2升水冲洗一次;②分别用1升水先后冲洗一次。试通过计算推断,哪种冲洗方法使蔬菜的农药残留量更少?
(2) K有可能为0吗?有可能为1吗?如果有可能,请解释它的实际意义。课后作业(2006/6/6)
第7章 分式`
7.4 分式方程(1) 等级__________
要求:(1)独立、认真完成;(2)书写整洁、规范;(2)每做一题要求在题后写上知识点。
1、 知识回顾:
1、只含分式或整式,并且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时,使分母为零的根叫做________。
2、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骤:(1) ;(2) ;(3) 。
2、 基础练习:
3、观察下列方程:其中①;②;③;④⑤是分式方程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4、(1)要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方程两边同乘以________________。
(2)当m=____时,关于x的方程的根为0.5;;(3)若关于x的方程无实根,则m=____。
5、解方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已知,则A的值为( )
A、2 B、1 C、—2 D、—1
7、如果,那么R等于( )
A、 B、 C、 D、
8、要使的值与的值互为倒数,则x等于( )
A、0 B、—1 C、 D、1
9、(1)当a=____时,方程有增根;(2)如果分式方程的解是x=2,那么m=______。
(3)观察下列各式:……表示正整数,用关于n的等式表示这个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当m为何值时,去分母解方程会产生增根?
11、当a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