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5-11-30 22: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⑴ 他们是如何来记数的?⑵ 这里的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⑶ 从这些数据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和结论?画“正”法调查⑷ 收集以上数据的目的是什么?做选举游戏:由所有的班干部投票从四位小组长中选出工作认真的优秀小组长。想一想:收集数据的途径中,直接途径包括那些?间接途径包括那些?直接途径有:观察、测量、调查、实验;
间接途径有:查看文献资料、使用因特网查询等。要确定收集数据的目的决定收集适当数据决定收集数据方法 测得某校七年级某班的20名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 (单位:cm)
154.0  157.5(女) 149.0(女)  171.2  165.2  151.0(女) 168.5     152.5(女)
155.3(女)154.0(女)162.0     166.4
158.6(女)164.0   156.5     155.5
160.6(女)162.3(女)150.2     163.5(女)为了更直观地比较男女生的身高,可对数据作怎样的整理?做一做: 分析: 如果把上面的数据按男、女分类,并各自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那么就能就容易地比较出男、女生的身高。将数据分类、排序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解:把上面的男女生分类,再进行身高排序,如下表所示:150.2154.0155.5156.5162.0164.0165.2166.4168.5171.2149.0151.2152.5154.0155.3157.5158.6160.6162.3163.5(1)根据上表讲出怎样比较男生和女生的身高?通过计算器计算男生和女生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2)根据上表讲出身高在155cm以上的男生有几个,女生有几个?分别算出各占男、女生的百分比?身高在160cm以上呢?关注生活: 到商场买鞋,只要把鞋号告诉售货员,售货员就能找出一双基本合适你穿的鞋让你试一试,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现行国家标准鞋号根据脚的长度,以10mm为一个号,5mm为半个号确定,如表: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到,分组、编号可以将原来数量繁多、无序的数据简化、有序化。将数据分组、编码也是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工商业、科研等活动中有广泛的应用每一个鞋号脚长之间的范围是10mm。若脚长正好在这个范围且过半,则加半个鞋号。比如脚长是25.3~25.7cm,在25号范围内,但它在这个范围内过半,因此可以选25.5号的鞋。 以下是某校七年级南,女生各10名右眼裸视的检测结果:
0.2,0.5,0.7(女),1.0,0.3(女),1.2(女),1.5,1.2,1.5(女),0.4(女),1.5,1.1,1.2(女),0.8(女),1.5(女),0.6(女),1.0(女),0.8,1.5,1.2
(1)这组数据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2)学生右眼视力跟性别有关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将怎样处理这组数据?你的结论是什么? 答:⑴通过测量并记录得到的。
⑵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将这组数据按性别进行分类,然后排序,再对每类数据进行分组。视力1.0以上认为正常视力,1.0以下认为近视。经统计,学生的右眼视力与性别无关。补充练习(1)哪种水果、蔬菜最多?(2)苹果比桃子少几个?43812964课堂小结⑴ 数据会说话——表明数据是有用的⑵ 怎样让数据说话——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观察、测量、调查、实验等方法,也可以查找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查询等。⑶ 数据如何说话——用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方法整理数据,分析整理后的数据得出结论。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友情提示⑴ 课本第140~141页作业题。
⑵ 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