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18课 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
二、赤壁之战
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袁 绍曹 操 官渡之战前的形势袁 绍10万大军 曹 操3-4万军队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曹操
以少胜多 官 渡 之 战袁 绍曹 操曹 操 曹操统一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主观方面:
曹操顺应民心,采取了适应统一发展趋势的正确的政策措施。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视人才
经济上,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
客观方面:
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曹 操孙 权刘 备 刘备刘备刘备曹操
20多万大 军孙权孙刘联军5万军队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赤 壁 之 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分析赤壁之战[阅读82页小字]孙刘联军胜利原因:曹操战败的原因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
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填表并比较:200年袁绍曹操曹操
以少胜多208年曹操孙权刘备5万20多万3-4万10余万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骄兵必败魏洛阳蜀成都吴建业刘备221年
曹丕220年孙权222年
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三国恢复和发展经济魏:兴修水利
蜀:丝织业兴旺,
蜀锦行销三国。
吴:造船业发达,
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袁绍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曹操曹操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三国鼎立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222年 孙权 建业魏蜀吴三国鼎立课堂小结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A、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2、官渡之战发生在
B、208年
C、210年 D、220年B、赤壁之战A、200年找一找:
哪里错了?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评价曹操 两军交战,相持不下,袁绍的一个谋士劝袁绍说:袁将军,乌巢乃屯粮重地,不可不用心提防。我劝将军派一支部队驻扎在屯粮处外侧,以防曹军偷袭。
袁绍:我筹策已定,你休操心!
这时,另一谋士许攸拿着搜获来的曹操催粮书信,径直来见袁绍.
许攸:袁将军,曹操主力屯兵官渡,与我相持已久,
后方必定空虚。现在,若分一军,星夜偷袭许
昌,不但可把许昌连根拔起,而且还可生擒曹
操。如今,曹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
路击之。
袁绍: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
许攸: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历史剧场 许攸见袁绍骄傲轻敌,注定失败,就去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高兴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就光着脚跑出来迎接。
曹操:您远道而来,我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了。
请先生教我破绍良策。
许攸:我有一个计策,不出三日,就可以使袁绍
百万之众,不战自破。
曹操:愿闻良策。
许攸:袁绍军粮全部屯积在乌巢。您可选精兵假
扮成袁绍的部下要护送粮食,乘机烧其粮
草辎重,这样一来袁绍的军队不出三日,
将不战自乱。历史剧场曹操势力日益壮大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2)重视人才经济上:(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2)组织兵士耕田 图中的人物都是谁?
这幅图反映了一个什么成语故事?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