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训练(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训练(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17 08:5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基础练习】
1.下列细胞处于同一雄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期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B. C. D.
2.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染色体复制
3.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个时期示意图,该图中四分体的数量是( )
A.1 B.2 C.3 D.4
4.下列叙述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特点的是( )
A.着丝粒分裂 B.染色体复制
C.同源染色体联会 D.染色体变为染色质
5.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作用的是( )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了一次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
D.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核融合
【能力提升】
7.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精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B.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不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均等分裂
C.精子的形成要经过变形阶段,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变形阶段
D.染色体数目的减半都发生在减数分裂I
8.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④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B.③和⑤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C.图中5个精子细胞至少来自2个初级精母细胞
D.图中5个精子细胞至少来自4个次级精母细胞
9.如图是某高等动物体内某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 B.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染色单体数为0 D.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
10.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出现在ef段
B.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则染色体互换发生在cd段
C.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则be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D.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ef段
(多选题)11.图甲为某高等动物(二倍体)一系列生命活动过程中单个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相对含量变化曲线图(包含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图乙为该生物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1~5(不含端点)这段时期对应的细胞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B.图甲中8处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加倍的原因是受精作用
C.图甲中6处和11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相同
D.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时期对应图甲中的区间是5~8(不含端点)
(多选题)12.在某高等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四分体,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
B.乙图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C.在丙图所示的时期,人的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92条染色单体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多选题)13.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为4、2、2,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是丙、丁细胞
B.乙到甲的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四分体
C.丙→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丁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核DNA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2:2:1
(多选题)14.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经减数分裂Ⅰ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染色体上出现基因A、a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结果
B.图乙中的ab段和图丙中的gh段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C.图乙中的bc段可对应于图甲或图丙中的fg段
D.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jk段形成都与着丝粒的分裂有关
15.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
(2)图中时期Ⅱ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4)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图示细胞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是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
B、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或有丝分裂复制前的时期,是体细胞,B错误;
C、图示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是精细胞,C错误;
D、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是次级精母细胞,D错误。
故选A。
2.答案:C
解析: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的现象,次级卵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不会发生分离;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的现象,初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质的分配都是不均等的;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不出现染色体复制,而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故选C。
3.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存在联会行为的有两对同源染色体,故存在2个四分体,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A
解析:A、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相互分离出现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
B、染色体复制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错误;
C、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C错误;
D、染色体变为染色质出现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D错误。
故选A。
5.答案:A
解析:有性生殖是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并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性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导致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通过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结合在一起,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
故选A。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了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受精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核由精子和卵细胞的核融合而来,而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所以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来自卵细胞。
7.答案:B
解析: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A正确;
B、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B错误;
C、精子形成需要经过变形,但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C正确;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正确。
故选B。
8.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①中的那条长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在未交换前的染色体与④相同,则①、④来自同一次级精母细胞;②中染色体与④中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所以
①、②、④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
B、③和⑤中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因而不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B错误;
C、图中①、②、④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③和⑤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C正确;
D、图中只有①、④可能来自同一次级精母细胞,所以5个精子细胞至少来自4个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
故选:B。
9.答案:B
解析:A、图中细胞的细胞质分裂不均等,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A正确;B、图示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图示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裂,染色单体数为0,C正确;D、因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D正确.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10.答案:B
解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每条染色体中 DNA含量变化规律;b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1个变成2个,这是DNA 复制导致的;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 2个DNA,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或减数分裂Ⅰ过程、减数分裂D前期和中期; 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 变成1个.这是由于着丝粒分裂导致的; ef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只含一个DNA.表 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高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出现细胞板,A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I的前期.可用 cd段表示,B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可用图中ef段表示,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可用图 中cd段表示,D错误。
11.答案:BCD
解析:A、由图乙可判断,该生物为雌性,图甲中1~5(不含端点)这段时期对应的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
B、图甲中8处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加倍的原因是受精作用,B正确;
C、图甲中6处和11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都是着丝粒分裂,原因相同,C正确;
D、区间是5~8(不含端点)为减数分裂Ⅱ,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BCD。
12.答案:ABD
解析:A、图甲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Ⅰ前期,含有2个四分体,只能进行减数分裂,A错误;
B、该动物为雄性,乙图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B错误;
C、图丙为减数分裂Ⅰ后期,此时期人的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92条染色单体,C正确;
D、减数分裂时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二者都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错误。
故选ABD。
13.答案:BD
解析:根据图示判断,甲、乙、丙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为4、2、2;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是着丝粒没有分裂的丙、丁细胞,A项正确。乙到甲的分裂过程为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四分体,B项错误。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丙→丁的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C项正确。根据丙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动物,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核DNA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2:2:1,D项错误。
14.答案:ABD
解析:分析甲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分析乙图:a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丙图: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同步,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g段代表的是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h段代表的是有丝分裂后期,gh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j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膜凹陷形成子细胞
15.答案:(1)染色体(数量) DNA分子(数量)
(2)1∶2 
(3)2n 
(4)Ⅰ、Ⅱ
解析:(1)(2)由图可知,Ⅱ时期a∶b=1∶2,说明a、b分别代表染色体和DNA的数量。
(3)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
(4)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Ⅰ、Ⅱ表示精原细胞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因此含有同源染色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