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5-22 09:5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1张PPT。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1.“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定都在哪里?建立者分别是谁?各是哪一年建立的?知识回顾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司

懿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66年,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西晋,定都洛阳。280年,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三国尽归司马氏魏吴魏263年266年司马炎280年完成统一“三国尽归司马氏” 晋惠帝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 无力治国。西晋皇族纷纷起兵争夺 皇位,混战十几年,耗竭了西晋国 力。史称“八王之乱”。你知道下面两幅漫画说的是什么事件?统治集团奢侈腐化八王之乱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并让他们到各地掌握实权。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西晋统一280年316年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西晋(266—316)速亡原因: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鲜卑匈奴羌(qiāng)氐(dī)羯(jié) 鲜卑晋西五


迁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317年,司马睿在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司马睿苻坚淝水之战前秦统一北方前秦是哪个民族于何时建立的?
谁领导前秦走向富强,并统一了北方?王猛VS东晋前秦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抢答淝水之战是由哪一方何时挑起的?
前秦,383年
淝水之战中前秦、东晋指挥官分别是?
苻坚、谢安
淝水之战的结果怎样?
晋军大败秦军
跟这次淝水之战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
时间:
交战双方: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结果:
影响: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83年前秦──东晋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二、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史海冲浪:想一想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1.从前秦方面看:   a、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
??  b、苻坚骄傲,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指挥失误。
2.从东晋方面看:
a、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
b、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魏蜀吴西晋十六国(前秦)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表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都在建康,共170年。南:北: 如果你能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这段历史时期,请问你愿意去北方还是南方?并说明理由。
“黄河流域乱如麻,陈家阿宝要搬家”情景设计故事东晋十六国时期,陈家有一个“阿宝”,他出生在一个世世代代在黄河边务农的家庭,我们先了解一下他的身世:
阿宝的太祖父: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先是在官渡之战夜袭乌巢中立下战功,后在赤壁之战中侥幸逃生,返回家乡务农。他为人精明,善于持家,精通农活,逐渐发家致富,成为当地小有声望的殷实人家。
阿宝的曾祖父:在西晋八王之乱中被抓去当兵,不知所终。故事内容:阿宝的祖父:在与新迁人本地的氏族人的冲突中被杀,家道中落,日益穷困。
阿宝的父亲:被前秦王苻坚强征入伍去攻打东晋,淝水之战后不知下落。
阿宝长大后感觉目前生活状况太差了,所以决定要搬家,不过要往哪里搬呢?议一议:你觉得阿宝应该搬到什么地方好呢?说说
你为阿宝选择新家所在处的原因是什么?三、江南地区的开发找一找1、经济发展的原因?2、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3、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楚越之地,地广人希,…或火耕而水耨nòu, …不待贾gǔ而足, …无积聚而多贫。”
——司马迁《史记》
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南朝)
《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江南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材料一:汉朝时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
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程度
低。材料二:宋朝时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
头,一年收获的粮食和出产的丝帛可以满足
许多人的需要。相同:地域辽阔(自然条件)
不同:人烟稀少到民户繁育(劳动力增加)
江南由落后到开发(经济水平提高)
《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北民南迁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自然条件:雨量充沛,气候温润,
土地肥沃。劳动力技术:北方战乱,北人南迁。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社会条件: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主要原因)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图


史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1、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2、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兴修 ;
开垦 ;
广种 ;
推广 ;
推广 ;
得到开发
施 肥 图水利荒地水稻(双季稻、三季稻)牛耕施肥小麦广东、福建等地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农 业:兴修水利,广种水稻
牛耕施肥,推广小麦手工业:织锦 制瓷 矿冶
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商 业: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施 肥 图秦淮河坝复原图南北朝时期,江南建筑了许多堤坝,用以调节水位高低,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江南农业的开发太湖鄱阳湖,从石钟山上远眺洞庭湖荆江大堤今貌东晋织成履吴·青瓷楼阁飞鸟坛罐南朝·四双复系罐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南朝·青釉灯南朝宋代玻璃杯南朝时发明灌钢法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中,然后反复锻打,能大大提高钢的质量。魏

吴西晋北朝
南朝

课堂小结(前秦)淝水之战统


败八


乱五


迁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十六国
东晋鲜卑匈奴羌(qiāng)氐(dī)羯(jié) 鲜卑晋西五


迁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图


史大批中原人移居岭南,其中一部分来到香山岛为江南经济发展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思考:
江南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自古以来的经济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小结:
江南经济的开发,打破了长期以来经济重心在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的经济开始有了一定的实力,渐渐赶上北方,逐步实现了南北方经济的平衡,为后来南宋南方经济最终超越北方经济奠定了基础。另外南方经济的发展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北方人的南迁加强了同南方少数民族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所以说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