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学案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学习目标
能再认再现下列史实:
1.(1)西晋的建立、统一和灭亡(时间、都城、人物)。(2)东晋和前秦的建立。(3)内迁少数民族的名称和迁徙的路线。(4)淝水之战(发生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2.能够说出江南地区开发的现象与原因、结果、影响。
二、自主学习:
(一)西晋的建立与灭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建立:时间 年,建立者 ,定都 ,后灭吴国,结束分裂局面。2·1·c·n·j·y
2.少数民族内迁:东汉末年以后,鲜卑 、 、羯族、 、 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年,内迁的匈奴人灭亡了西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淝水之战
1.317年, 建立东晋,都城在建康。
2.4世纪后期, 族建立前秦,逐步统一黄河流域。
3.383年,发生淝水之战,交战双方: 和 ,结果: ,北方再次陷入割据混战的局面,南方取得暂时相对稳定,之后经历“南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1)
(2)
(3)
(4)
2.表现:修建水利工程, 和 得到推广, 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3.影响: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为 奠定基础。
三、合作探究
北民南迁、江南开发、经济重心南移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四、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
A.北魏 B.西晋 C.东晋 D.前秦
2.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雨量充沛,气候较热 B.土地肥沃
C.人民勤劳 D.大量北方人迁到江南
3.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的是( )
A.魏国 B.西晋 C.东晋 D.蜀国
(二)材料题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二: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著名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他们带来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福建人口。 ——摘自百度百科21教育网
材料三: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那时候,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21·cn·jy·com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得到开发的地区在哪里?得到开发是在哪一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八姓入闽”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五、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一)266、司马炎、洛阳、鲜卑、氐、羌、316
(二)司马睿、氐、前秦、东晋、东晋获胜。
(三)1.原因
(1)地理原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政治原因:北方战乱较多,江南地区政局相对稳定。
(3)经济原因(重要原因):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补充那里的劳动力。www.21-cn-jy.com
(4)人文原因:南北人民的共同劳动。
2.牛耕、粪肥、小麦
3.经济重心
六、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增加了江南地区的劳动力,促成江南开发;江南开发又为日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21cnjy.com
七、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一)1-3 B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