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学案: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学案: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20 14:2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学案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王羲之的书法及其书法特点;
2.通过本课学习,学会感受和欣赏我国古代书法方面的文化艺术魅力。
二、自主学习
项目
人物或地点
主要代表作品
历史地位
书法
王羲之


绘画
顾恺之


石窟艺术
河南洛阳
山西大同


三、合作探究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石窟艺术得到极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王羲之的书法对我国文字的演变有何影响?
四、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王羲之的《兰亭序》所运用的书法艺术形式是( )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2.下列人物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柳公权 D.颜真卿
3.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
A.陶渊明的诗 B.顾恺之的绘画
C.王羲之的书法 D.云冈石窟的浮雕
4.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是随着宗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这种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二)观察下图,回答问题。(选做题)

(1)上图为与敦煌莫高窟并列为“中国三大石窟”的另外两个石窟。请写出他们各自的名称和所在地点。
(2)这些石窟都是在什么时候开凿的?开凿的原因是什么?
(3)现在这些石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已面临着威胁,如果你是一位文物保护者,你该怎么做?
五、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①《兰亭序》;②“书圣”;③《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④“三绝”;⑤龙门石窟、云冈石窟;⑥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佛教具有重要价值。
六、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佛教盛行。
2.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七、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一)1-4 D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