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知识学期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健康指导纲要》为依据,充分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素养为基本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
《中小学健康指导纲要》高度重视学生健康,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本学期体育与健康知识安排七次课教学,第一课时“有病应及时就医”,引导学生知道生病后要及时就医,知道就医前的准备,选择适当就医地点,会如实讲述与治疗相关的问题。第二课时“服药要遵从医嘱,不乱服药物”,引导学生知道生病乱服药物的危害,服药要遵从医嘱,不乱服药物。第三课时“不擅自服用镇静催眠等成瘾性药物”,了解镇静催眠的药物的种类和作用,学会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第四课时“不擅自服用止痛药物”,引导学生了解止痛药物的种类和作用,学会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第五课时“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引导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种类和原因,学会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第六课时“溺水的应急处理”,引导学生了解游泳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强安全意识,学会溺水自救、急救处理方法。第七课时“骨折简易应急处理知识(固定、搬运)”,引导学生了解发生骨折的原因,和预防的要求,掌握骨折简易固定和搬运的方法。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安全紧急避险的方法,怎强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三、学情分析
与成年人相比,初二年级学生的应急避险和自救能力相对较弱,面对突发事件是否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具备必要的自救互救能力,直接关系学生人身安全。同时青春期是人一生身心发展趋向成熟发育高峰时期,初二年级学生身体发育较快,个体形态发展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女生趋向于文静。与此同时初二年级学生随着生活常识文化知识累积,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特分析、思考能力,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想象力较丰富,为学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奠定了基础,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教学要求
1、在“有病应及时就医”教学中,要使学生知道生病后要及时就医,知道就医前的准备,选择适当就医地点,如实讲述与治疗相关的问题。
2、在“服药要遵从医嘱,不乱服药物”知道生病乱服药物的危害。
3、在“不擅自服用镇静催眠等成瘾性药物”了解镇静催眠的药物的种类和作用,学会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4、在“不擅自服用止痛药物”要使学生了解止痛药物的种类和作用,学会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5、在“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中,要使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种类和原因,学会预防食物的常识和方法,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6、在“溺水的应急处理”中,要使学生了解游泳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强安全意识,学会溺水自救、急救处理方法。
7、在“骨折简易应急处理知识(固定、搬运)”中,要使学生引导学生了解发生骨折的原因,和预防的要求,掌握骨折简易固定和搬运的方法。
8、在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有效运用自主学习要求与传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五、学期计划
学期 计划 体育与健康知识 总课次 7
学 期 目 标 1、知道生病后要及时就医,知道就医前的准备,选择适当就医地点,如实讲述与治疗相关的问题。 2、知道生病乱服药物的危害,服药要遵从医嘱,不乱服药。 3、了解镇静催眠的药物的种类和作用,学会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4、了解止痛药物的种类和作用,学会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5、了解食物中毒的种类和原因,学会预防食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6、了解游泳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强安全意识,学会溺水自救、急救处理方法。 7、了解发生骨折的原因,和预防的要求,掌握骨折简易固定和搬运的方法。
课次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重难点 教学策略
1 有病应及时就医 1、知道生病后要及时就医 2、知道就医前的准备 3、如实讲述与治疗相关的问题 1、知道生病后要及时就医 2、会选择适当就医地点,如实讲述与治疗相关的问题 语言导入,提问:生病了怎么办? 总结归纳,课件出示,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的四个问题: (1)为什么生病要及时就医? (2)到医院之前需要做些什么? (3)去何种医院就医?如果贪图便宜,找没有医师执照的人看病,会有什么后果? (4)为什么要向医生如实讲述与治疗相关问题? 3、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问第一个问题,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讲解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生病要及时就医。 4、提问:到医院之前需要做些什么?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讲解第二个问题:就医前的准备什么 5、提问:去何种医院就医?如果贪图便宜,找没有医师执照的人看病,会有什么后果?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讲解第三个问题:选择适当的就医地点 教师提问第四个问题,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讲解第四个问题:如实向医生讲述与治疗相关问题 教师总结归纳和同学一起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服药要遵从医嘱,不乱服药物 知道生病乱服药物的危害 2、学会辨别药物的种类和作用 3、遵从医嘱,科学服药 1、形成科学生活方式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语言导入:生病了怎么办?(生病要看医生,要服药。) 播放(聋哑儿童手语)视频,课件出示,四个问题: (1)导致儿童聋哑的原因有哪些? (2)身边或者了解的不安全用药的事例有哪些? (3)同学们总结得出乱服药物的危害有哪些? 3、安排学生观看有关不安全用视频。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4、课堂小结。
3 1、不擅自服用镇静催眠等成瘾性药物 了解镇静催眠的药物的种类和作用 学会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1、形成科学生活方式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语言导入:同学们昨晚睡的好么? (1)什么是镇静催眠药,有哪些作用 (2)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有哪些危害 (3)突然中断镇静催眠药有何症状 (4)如何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 提问,教师补充总结。
4 不擅自服用止痛药物 1、了解止痛药物的种类和作用 2、学会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 3、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1、形成科学生活方式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语言导入:受伤了怎么办? 课件展示: (1)止痛药物有哪些种类,和作用 (2)长期服用止痛药物有哪些危害 (3)如何合理使用止痛药物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3、课堂小结。
5 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了解食物中毒的种类和原因,提高鉴别能力。 学会预防食物的常识和方法,学习处理食物中毒的简单方法。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播放视频:小强喝了变质牛奶,肚子痛被送去医院。 语言导入:小强为什么会肚子痛,引出本节课内容 课件展示: (1)教学目标 (2)食物中毒知多少 (3)食物中毒的分类 (4)预防食物中毒的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讨论预防食物中毒注意事项;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4)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补充总结 4、课堂小结
6 溺水的应急处理 了解游泳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强安全意识。 学会溺水自救、急救处理方法。 同学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与锻炼的能力 溺水自救方法、救护应急处理 发生溺水时的自救方法和救护应急处理 1、语言引入:每年夏天都会发生中小学生,甚至成年人溺水身亡的惨案,什么原因造成这些惨案? 2、课件出示,四个问题(答案暂时遮挡住) 溺水致死的原因是什么?溺水时有哪些症状? 如何注意安全游泳,预防溺水(7种) 游泳遇险后如何自救?(4种情况下4方法) 遇到溺水人员,如何急救? 3、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总结。 4、播放溺水急救视频(CPR演示) 5、教师讲解心肺复苏方法,鼓励学生上台演示,运用人体模型,教师总结补充。 6、课堂小结。
7 骨折简易应急处理知识(固定、搬运) 了解骨折简易应急处理方法。 掌握单人、双人及多人配合的负重搬运方法,锻炼上下肌肉力量。 同学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品质,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与锻炼的能力。 1、固定好伤肢,成功搬运受伤同伴 2、动作协调、配合 1、每位学生分发资料。 2、谈话导入 3、展板出示,三个问题(答案暂时遮挡住) 发生骨折的原因有哪些? 怎样预防? 骨折简易处理程序和方法? 4、学生分成四组,自主学习,小组代表发言回答问题,教师补充总结。 5、小组为单位参照资料,练习骨折伤肢固定办法,(一对一搬运法、二对一搬运法、多队一搬运法)教师巡回指导。 6、每个小组派代表出来演示(展示完一种固定、搬运方法,同组其他人展示另一种方法,依次每组展示资料上的多种固定、搬运方法),教师进行总结补充。 7、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