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备课精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备课精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2 20:50:15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呢?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书法  东汉末年,书画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  东晋王羲之成就最高,被称为“书圣”,其代表作为《兰亭序》。 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  东晋顾恺之最具代表,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魏晋南北朝在书法和绘画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名家辈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佛教盛行原因: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信佛以求摆脱现实
苦难,统治者的大力扶持。表现:寺庙的大量修建,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影响:佛寺广占良田,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范缜和《灭神论》  南朝思想家范缜的《灭神论》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  《神灭论》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三、辉煌的石窟艺术佛教的盛行推动了石窟艺术的巨大发展代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复习所学知识,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科学文化上取得的成就。同步练习1.“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
A.柳公权 B.米芾 C.赵孟? D.王羲之
2.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 B.苏轼 C.关汉卿 D.曹雪芹
3.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A B C D DAC4.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下列搭配都正确的是
A.蔡伦:造纸术/施耐庵:《西游记》
B.毕昇:指南针/李时珍:《天工开物》
C.王羲之:(兰亭序》/曹雪芹:《红楼梦》
D.顾恺之:《洛神赋图》/司马迁:《资治通鉴》
5.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是随着宗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这种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CC6.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为与敦煌莫高窟并列为“中国三大石窟”的另外两个石窟。请写出他们各自的名称和所在地点。 (2)这些石窟都是在什么时候开凿的?开凿的原因是什么? (3)现在这些石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已面临着威胁,如果你是一位文物保护者,你该怎么做?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 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组织志愿者,宣传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亲自到现场协助工作人员做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等等。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一、选择题
1.“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
A.柳公权 B.米芾 C.赵孟? D.王羲之
2.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 B.苏轼 C.关汉卿 D.曹雪芹
3.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A B C D
4.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下列搭配都正确的是
A.蔡伦:造纸术/施耐庵:《西游记》
B.毕昇:指南针/李时珍:《天工开物》
C.王羲之:(兰亭序》/曹雪芹:《红楼梦》
D.顾恺之:《洛神赋图》/司马迁:《资治通鉴》
5.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是随着宗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这种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二、非选择题
6.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为与敦煌莫高窟并列为“中国三大石窟”的另外两个石窟。请写出他们各自的名称和所在地点。
(2)这些石窟都是在什么时候开凿的?开凿的原因是什么?
(3)现在这些石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已面临着威胁,如果你是一位文物保护者,你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一、DACCC
二、6.(1)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
(2)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3)组织志愿者,宣传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亲自到现场协助工作人员做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等等。
第 22 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注重探究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石窟艺术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其成就值得中华民族自豪,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4.重点: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5.难点:书法、绘画艺术。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板书设计
一、思想:范缜著有《神灭论》
二、书法艺术:
书圣王羲之《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三、绘画艺术: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四、石窟艺术:
1.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2.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也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艺术家用他们的所长反映着那段历史、记录着那段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讲授新课:
(板书)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王羲之,是东晋时最著名的书法家,也是我国历史上书法艺坛的巨星,后世称为书圣。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书法代表作有《兰亭序》。《兰亭序》人称天下第一行书。
自古书画不分家,魏晋南北时期书法艺术百花争艳,绘画艺术上也是俊才辈出,最著名的当推东晋的顾恺之。至今留传下来的只有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图》三件。
顾恺之的作品在绘画技巧上主要是运用流畅绵长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古人形容他的线条如春蚕吐丝,人物栩栩如生,布局严密。
(板书)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后回答)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②佛教的盛行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佛教自西汉末年开始由古印度传入我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盛行。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长期战乱和各族统治者的残暴而使许多人寻求精神寄托。
范缜,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论思想家。508年,范缜写出《神灭论》,范缜《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
《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亡了,精神也随之消失。《神灭论》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板书)三、辉煌的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包含石雕、壁画和塑像,它起源于古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最著名的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中国和印度佛教艺术的融合,是中外艺术结合的结晶,是举世瞩目的艺术宝库,都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巩固小结: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大发展时期,成就辉煌。这些文化成就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组织学生讨论:
如果你是一名文物保护专家,你打算如何使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永葆艺术魅力。
布置作业:
各地指定教辅材料中的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