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备课精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第10课 “秦王扫六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备课精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第10课 “秦王扫六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3 09:54:58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英雄》和《荆轲刺秦》电影剧照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六国,统一中国,定名为秦朝。1、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思考题:秦为什么能“灭六国”?(1)商鞅变法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
(2)统一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各地人民渴望统一,以促进经济发展与交流。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一、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1、秦灭六国 2、秦朝建立(公元前     221年  定都咸阳)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李白讨论:您如何评价秦统一六国的作用或历史意义?(1)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统一新局面。
(2)顺应历史潮流,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3)秦的统一,为以后中国疆域的形成的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华夏族的形成。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最高统治者 皇帝 君主专制中央政府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中央集权地方政府郡守县令三、巩固统一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 统一度(长度)量(容量)
衡(重量)焚书坑儒经济文化: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思想:情景回放:
秦朝建立之前,假如秦人李四前往赵国、燕国等地做生意,你觉得他需要准备哪些货币呢?货币的兑换比率又是怎样的呢?魏国圆钱 齐国刀币 赵国布币 秦半两钱各银行标志各硬币比一比 诸葛亮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评也。--陈寿《三国志》 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对其多惧。 --司马迁《史记 项羽传》   现今NBA篮球明星姚明身高2.26米,请问他们之间谁最高?姚明最高 2004年10月9日-10月30日在广州市中山图书馆首次进行了中国历代钱币展览,其中西汉时期的金币尤为引人注目。你能谈谈圆形方孔钱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体现吗? 芝麻开门 公元前209年,孔子的后代想为新生婴儿命名,但找不到族谱,请你帮他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案例分析: 焚书坑儒的实施思考题: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时代背景:
主观目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有效的维护了国家统一秦朝初建,政权不稳加强统一,钳制思想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造成社会恐怖建立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 巩固统一统一货币
度量衡章节小结 政 治经济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思想文化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代修筑长城始于公元前214年,由大将蒙恬主持这一工程。整个工程“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其中一部分是在原赵、燕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缮增筑而成。北平匈奴,筑长城 长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到一定的防卫作用,但其作为伟大的建筑工程遗留后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南朝诗人曾这样描写长城的壮美:“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IQ测试题 假如广州商人张三有一批岭南佳果想运往湖南长沙销售,请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入手,帮他解决交通问题。 从南海郡(广州)出发,沿珠江水道经过漓水,穿过灵渠进入湘水,最后到达长沙。这是因为秦始皇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地区,在那里设立了三个郡,还命人修筑了灵渠,开发了那里的经济。
南设三郡,修灵渠 小资料:灵渠在广西兴安县内,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在统一岭南时,为解决运输和给养问题,秦始皇派史禄率领秦军和民工在海阳山开凿了沟通南北水运,长30千米的水道——灵渠,解决了粮草补给问题,使秦军加快了平定岭南的步伐。同时,灵渠的开凿,将珠江与长江两大水系连在一起,促进了中原和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往。
秦朝的疆域东 南 西 北 北

西 东

南秦国秦朝建立巩固
统一维护
统一击匈奴
筑长城 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制建立公元前221年灭六国都城咸阳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设三郡
修灵渠课文小结 效果小检测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在 ( )
A 长安 B 阳城 C 咸阳 D 洛邑
2秦朝统一后确定的全国规范文字是( )
A小篆 B 大篆 C 隶书 D 楷书
3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 )
A 统一文字 B 焚书坑儒 C 推行郡县制 D 设立三郡
4 秦始皇对度量衡作统一规定,那么什么是度、量、衡呢?请连线表示:
尺寸 升斗 斤两
量 衡 度CAB 我眼中的秦始皇 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北击匈奴,修长成,开发南疆,筑灵渠有效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但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而且骄淫奢侈,大兴土木,广修陵墓,建阿房宫,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加快了国家的灭亡。千古一帝,万世暴君。总评:同步练习1.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2.“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3.秦朝官僚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责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 CBB4.图1是某校七年级(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与图中②对应的朝代是 图1 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注:“BC”公元前;“AD”公元后
A.夏朝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5.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能够体现这一含义的是
A.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开创科举,选官取士 D.废除行省,设立三司BA6.2014年是农历马年,仰天长啸的骏马寓意美好。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那一种?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楷书 C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材料二 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它包括: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反击匈奴,开发边疆,兴修灵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王”指的是谁?“初并天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阅读材料找出这位“王”首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嬴政;统一六国;郡县制。
(2)从材料二中找出促进了秦朝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开发边疆的措施?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处理。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移民垦田戍边;征发人力筑万里长城;统一东南和岭南,兴修灵渠。
(3)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在历史上有功有过,但不失为“千古一帝”。或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万世暴君”,但不失为“千古一帝”。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选择题
1.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2.“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3.秦朝官僚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责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
4.图1是某校七年级(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与图中②对应的朝代是

图1 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注:“BC”公元前;“AD”公元后
A.夏朝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5.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能够体现这一含义的是
A.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开创科举,选官取士 D.废除行省,设立三司
6.2014年是农历马年,仰天长啸的骏马寓意美好。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那一种?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楷书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材料二 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它包括: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反击匈奴,开发边疆,兴修灵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王”指的是谁?“初并天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阅读材料找出这位“王”首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2)从材料二中找出促进了秦朝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开发边疆的措施?



(3)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评价秦始皇。

参考答案
一、CBBBAC
二、7.(1)嬴政;统一六国;郡县制。
(2)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处理。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移民垦田戍边;征发人力筑万里长城;统一东南和岭南,兴修灵渠。
(3)秦始皇在历史上有功有过,但不失为“千古一帝”。或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万世暴君”,但不失为“千古一帝”。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2)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秦灭六国的原因,让学生初步掌握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方法以及比较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一目,并填写地图,使学生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地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建立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概念。
(3)通过制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表,简单教会学生用表归纳史实的方法,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4)指导学生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初步教会学生压缩信息的记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5.难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板书设计:
一、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都:咸阳。
二、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三公、郡县)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3.文化方面:统一文字
4.思想方面:焚书坑儒
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百家争鸣中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
导入:出示长城图片与电影《英雄》片段让学生观看,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
讲授新课:
提问:
1.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自己反被杀害,也没有阻止秦国攻取燕国。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2.为什么由秦国完成了统一?
3.秦王是怎样完成统一的?
4.秦统一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对荆轲刺秦王有没有新的认识?
口诀记忆:公元前221,秦灭六国有大功。都城设在咸阳城,中华民族得安宁。
讨论:秦朝如何巩固它的统一的?(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联想:通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探究:师生讨论如何评价秦始皇?(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注意学生的知识面,不要过深)
自由空间: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那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
赢政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一、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加到40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二、经济方面
1.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2.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方面:
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方面: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种植的书,其它一律烧毁,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
五、军事方面: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以上是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巩固小结:
展示知识结构。
课堂练习:
见课件。
布置作业:
各地指定教辅材料中的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