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备课精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备课精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3 16:00:27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3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经历了多少年,
紧随其后的是哪两个朝 代?嫦娥奔月一、夏朝的兴衰大禹建夏 夏朝的统治夏 启  启继承父位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的统治夏朝国家机器  启继承父位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的统治  启继承父位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王朝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构来加强统治,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的衰亡夏朝统治经历四百多年。衰亡原因:夏桀的残暴统治。
平民和奴隶的反抗。 夏朝的衰亡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商朝的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商汤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商朝的建立 商汤的统治  商汤重视人才,励精图治,使商朝强大起来。商
汤 商汤的统治  商汤重视人才,励精图治,使商朝强大起来。伊
尹 盘庚迁都原因:黄河水患,政治动乱 盘庚迁都原因:黄河水患,政治动乱  盘庚以后,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商朝的衰亡原因: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西边周围的发展壮大。 商朝的衰亡 西周的建立原因:文王、武王的励精图治商朝的衰落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都城:镐京 西周的建立周文王 西周的建立周

王 西周的建立牧野之战 西周的建立周初形势图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
(2)内容:
(3)作用:
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①积极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②负面影响:为后来的分裂埋下了伏笔。西周等级示意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西周的衰亡原因: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地方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壮大。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西周的衰亡国人暴动讨论: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到奴隶制度国家
是进步还是后退?同步练习1.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20世纪前期 B.20世纪后期
C.21世纪前期 D.21世纪后期
2.《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日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DA3.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A.黄帝 B.禹 C.汤 D.纣
4.“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5.电视剧《封神榜》中,两位神话人物“哪吒”“二郎神”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周厉王 BBC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周成王小时候和弟弟姬虞做游戏,把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分封诸侯的符信)形状。对姬虞说:“把这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的诸侯吧!”周公立即命令史官记录在案,周成王不以为然地说:“我和姬虞开玩笑呢!”周公说:“君无戏言,说了就应该命史官记录它,典礼成全它,音乐歌颂它才是啊!”姬虞长大后,真的被封到唐国去做了诸侯。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
(1)姬虞受封后,在封国内享有哪些权力?
行政、军事、司法、收复等权力。
(2)姬虞对周王有什么义务?
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3)姬虞被封诸侯与什么制度有关?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选择题
1.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20世纪前期 B.20世纪后期 C.21世纪前期 D.21世纪后期
2.《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日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A.黄帝 B.禹 C.汤 D.纣
4.“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5.电视剧《封神榜》中,两位神话人物“哪吒”“二郎神”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周厉王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周成王小时候和弟弟姬虞做游戏,把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分封诸侯的符信)形状。对姬虞说:“把这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的诸侯吧!”周公立即命令史官记录在案,周成王不以为然地说:“我和姬虞开玩笑呢!”周公说:“君无戏言,说了就应该命史官记录它,典礼成全它,音乐歌颂它才是啊!”姬虞长大后,真的被封到唐国去做了诸侯。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
(1)姬虞受封后,在封国内享有哪些权力?
(2)姬虞对周王有什么义务?
(3)姬虞被封诸侯与什么制度有关?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一、CADBC
二、6.(1)行政、军事、司法、收复等权力。
(2)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3)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 5 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2)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4.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
5.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板书设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5.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6.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的暴政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商汤灭夏:约公元前1600年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的暴政
3.武王伐纣和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
三、西周分封制。
1.目的
2.内容
3.影响
四、西周的衰弱
1.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国人暴动
2.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相信许多同学都听过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传说中的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两个朝代?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夏、商、西周的兴亡史。
讲授新课:
一、夏朝的兴衰(约公元前2070年——1600年)
1、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启继禹位(学生看书归纳再讲解)
(1)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夏朝的建立)
(2)夏朝的都城和统治的中心地区在哪里?(阳城)
(展示《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夏朝的统治区域。)
(3)夏朝组建了哪些国家机器?
(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4)夏朝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实质是什么?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在上一个单元,我们了解了原始社会的情况。在原始社会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也没有国家。到了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出现,贫富分化加剧,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社会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为了防止奴隶阶级的反抗,开始设置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在这种情况下,奴隶制国家就产生了。
原始社会末期,禹建立了夏朝,在禹年老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事先举荐了继承人。不久,禹的继承人死了。禹又推荐东夷的伯益做继承人。但禹却不给伯益实权,使伯益得不到锻炼,也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相反地,他却把实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让启的亲信也掌握许多权力。禹死后,伯益按照过去的传统,躲到另一个地方去表示谦让,让各氏族、部落来决定由谁继位。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不及启,启轻而易举地就继承了禹位。伯益率东夷军队,打败启的军队,并将启俘获,囚禁起来。不久启又逃出,重新组织队伍,向伯益反攻。最后,启把伯益捉住杀掉,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大家在这里要清楚四个概念,即:世袭制、禅让制、公天下和家天下。
提问:
(1)什么叫世袭制?
(“世袭制”指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一般由两点组成,一是父死子继,二是兄终弟及。也就是说父亲死了之后,他的位置一般由儿子来继承,比如说:康熙皇帝死了,由他的儿子雍正继位。如果在位的国王没有后代,就由他的同胞弟弟来接任。)
(2)什么叫禅让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推选人必须具备德和才两个方面的条件。)
(3)“公天下”是什么意思?
(“公天下”指的是原始社会里,因为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被后来的儒家学者视为“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4)“家天下”是什么意思?
(“家天下”是指进入阶级社会后,由原来的天下为公变成天下为私,垄断权力出现,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讨论: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想法。
(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经历了400多年,到了夏朝末年的时候,末代皇帝夏桀的统治极其荒淫残暴,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夏桀有哪些暴行?
2、末代暴君夏桀
引导学生归纳夏桀的暴行
(1)夏桀建造许多豪华宫室;
(2)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
(3)不分昼夜饮酒作乐;
大家看课本《桀把人当坐骑》,想一想,这幅画说明了什么道理?(暴政就会亡国)
“多行不义必自毙”,夏桀的残暴统治导致了夏朝的衰落。那么,夏朝是怎样灭亡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子目“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正当夏桀失去民心之际,黄河下游的商国由于国君商汤善于任用贤人,关心百姓而逐渐强大起来。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打败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同学们可以通过课文的描述,了解到商汤善于任用贤人和关心百姓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又被称为殷朝,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盘庚迁殷”。
1、盘庚迁殷
在盘庚之前,由于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的都城先后迁移过五次。大家想一想,一个国家的都城移来移去,这个国家会不会繁荣?
到了盘庚继位的时候,政治上的混乱仍然十分严重,阶级斗争也日趋激烈,盘庚为了稳定政局,拯救政治危机,缓和阶级矛盾,在公元前14世纪把都城迁到殷。迁都以后,商王朝的政局逐渐稳定下来,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商朝的都城殷也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心,所以后人又把商朝叫做殷朝。
盘庚迁殷后,商朝兴盛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商朝末年,商纣王统治时期,社会各种矛盾都达到了非常尖锐的程度,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2、商纣的残暴统治
引导学生归纳商纣的暴行。
商纣是我国历史上第二大暴君,那么他都有哪些暴行呢?((1)奢侈享乐;修豪华宫殿园林,造酒池肉林。(2)疯狂掠夺百姓;造巨桥粮仓和高大的鹿台,用来堆集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和财富。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
3、武王伐纣
当商朝朝政混乱,国势江河日下之时,渭水流域的周国发展壮大起来。与商纣王相反,周国国君周文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周文王在位50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为他的儿子周武王的伐纣事业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展开大战。大家看课本《商都城分布示意图》,找出牧野的位置。
同学们再看《牧野之战》这幅图。从画面上看,画面右边是周武王的军队,左边是商纣王临时武装起来的军队。商朝的军队在阵前倒戈,他们的手上拿着棍子或长矛,同效忠纣王的商军搏斗,还有人高举双手向浩浩荡荡的周朝军队欢呼。周朝军队在倒戈的商军的引导下,很快攻入商都。暴君商纣王无路可逃,最后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述了两个末代暴君和三个开国之君的情况,想一想,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首先,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人心。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学习了夏商两个朝代,最后,我们来看看西周的情况。
三、西周分封制
1、分封制
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实行分封制)
(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那么,什么叫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和平民、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又怎样管理自己的领地?(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所得的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严格的等级。)大家看《西周等级示意图》,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他们像金字塔一样,压在广大平民和奴隶身上。
那么,对被分封的诸侯采用什么方法来控制他们呢?也就是说,诸侯对天子有什么义务?
(2)内容:诸侯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向天子纳贡;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岁从天子作战。
大家想一想,西周的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
(3)作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
2、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在西周后期,整治混乱,曾经发生过国人暴动。同学们可以通过课本24页最后一段的小字部分来了解国人暴动的内容。
在国人暴动是几年后,西周的末代皇帝周幽王,他在位的时候上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留下了“一笑倾国”的笑柄。使西周在他荒唐的行为中结束了两百多年的统治,于公元前771年灭亡。
课堂小结:
朝代
都城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开国君主
末代君主

阳城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亳→殷
约公元前1600年
约公元前1046年


西周
镐京
约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武王
幽王
布置作业:
各地指定教辅材料中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