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22 16:3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是哪一年由谁
建立的?温故知新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前770周平王洛邑 东 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战 国春 秋温故知新 东 周春 秋 东 周 战 国春秋争霸的原因齐桓公霸主地位的确立晋楚争霸春秋五霸争霸战争的影响一、春秋争霸战争的原因1.生产力发展:青铜工具广泛使用,铁器开始出现。2.周王室衰微,强大的诸侯国不断发动战争。 (1)周王室日渐衰微,无力控制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较大的诸侯国不断发动战争,先后起来争霸。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在图中找出齐、晋、楚、吴、越的地理位置,及都城所在地和今地名。雍新田临淄商丘郢吴会稽洛邑周晋楚越吴齐(二)齐桓公霸主地位的确立1.条件:①位置较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②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③手段高明“尊王攘夷”,扩充疆界2.称霸方式:召集诸侯会盟 (葵丘会盟)齐桓公 哈哈……我是第
一个霸主!!!齐桓公国相管仲 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又称
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
之滨)。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
军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
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管仲的言论见《国语·
齐语》。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其他诸候,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联合中原各诸侯国的力量,共同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进攻,同时扼制了南方的楚国向北的扩张。 攘夷:尊王:晋文公(三)晋文公争霸1.条件①整顿内政,发展生产②训练军队2.称霸方式:前7世纪后期,
城濮大战城濮之战看 图 说 史1. 重耳流亡2. 楚成王的礼待3.晋军“退避三舍”4. 晋文公终成霸主③战争又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四)争霸战争的影响 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财富,相互争战,故有“春秋无义战”之说。①争霸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人民渴望统一。②争霸战争客观后果是大国拓展了疆域,实现区域性的统一,加快统一的步伐。战国七雄的名称、方位不同:春秋五霸先后出现
战国七雄同时并存想一想什么是战国七雄?它与春
秋五霸在出现时间上有什
么不同?
赵燕齐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东 南 西 北 上中下同时并存楚秦韩魏战国七雄马陵之战长平之战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桂陵之战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纸上谈兵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伊阀之战,采取先弱后强、避实击虚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此后30余年,攻取韩、魏、赵、楚等国70余城。四十二年,赵、魏联军攻韩国华阳,白起率军救韩,大败联军,斩魏军13万人,淹死赵军2万余人。五十五年,长平之战大败赵军,坑杀赵俘40多万人。后为相国范雎所妒忌,于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杀。
白起(?—前258)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魏、赵、齐魏、齐秦、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齐国强大起来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战 国主要战役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争霸兼并统一用少量军队在短时间内决定胜负几十万大军,时间长,死伤多城濮之战长平
之战这时期的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灾难,同时,通过战争,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各民族交流不断增多。历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
你能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趋势吗?连线(把下列成语与有关事件或战争用线连接起来)退避三舍
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桂陵之战
吴越争霸
长平之战
城濮之战练一练1、顺藤摸瓜 藤:①春秋霸主 ②任用管仲为相 ③召集诸侯会盟
瓜:A.秦穆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
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部的是
A.秦 B.燕 C.楚 D.齐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桂陵之战 B.城濮大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体验成功ADB4、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晋国
5、下列各项中,搭配不当的是
A.孙膑—围魏救赵 B.赵括—纸上谈兵
C.重耳—退避三舍 D.晋文公—尊王攘夷
6、齐桓公任用谁改革内政和军制
A.伊尹 B.管仲 C.姜尚 D.伍子胥DDB7.下列各项中,能够使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是
A.多次召开诸侯会议,胁迫诸侯随从作战
B.齐国盛产渔盐,经济富庶
C.以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事
D.讨伐楚国,迫使楚国暂时中止向中原扩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