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参考】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03 17:1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指主要以青铜为材料制造工具、用具、武器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处于新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大约发展了15个世纪。 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溶点在700~900
℃之间,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很高的抗磨性和较
好的化学稳定性。从使用
石器到铸造青铜器是人类
技术发展史上的飞跃,是
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巨大动
力。 司母戊鼎,1939年河南
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高
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
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 我们把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称作“青铜时代”,并将在这个时代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称作——
“青铜文明”。
课题释义:
P22的《商朝铜器》和P26的《司母戊鼎》,请问:
1、这两种器具有什么共同之处?
2、你能指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都是商朝的,都是鼎。前者是铜器,后者是青铜器。观察思考:鼎史海拾贝:“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呢?
想象一下,古时那些独一无二的青铜鼎是什么人用什么办法制作出来的呢?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一、奴隶社会的手工业
1、青铜业
2、陶瓷业
3、玉器制造业青铜器出现 : 种类增多: 灿烂时期 : 种类更加丰富 :
原始社会末期 夏朝 商朝 西周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青铜器中的精品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它造型雄奇,寓动于静。最突出的、尊的腹部四角铸有4只大卷角羊,羊背和胸部饰有鳞纹,前腿为长冠鸟,圈足上饰有夔纹。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独特课后寻史:商朝玉凤西周玉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你知道吗?“五谷”指什么?“六畜”何时都已出现?1、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
2、畜牧业的发达
3、商业的繁荣解读:青铜文明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1、生产地位(被广泛使用)
2、社会地位(低下,非人生活)这幅图告诉你什么历史信息?殷墟武官村大墓
人 殉“文明”还是“残酷”?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综上所述,商代的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当然这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我们应认识到:课堂练习1.下列青铜器中,不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A.司母戊鼎  B.大型青铜立人像
C.青铜神树  D.青铜面具
2.商朝是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那时的青铜器的代表是
  A.司母戊鼎  B.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
C.四羊方尊  D.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 AAC请你欣赏:夏爵商爵比较:(工艺)商周时代的青铜制品 鸟兽纹
觥,盛酒器,
商代晚期。造
型特异,极富
神话韵味。为
商代青铜器中
罕见的精品。 簋,古代盛
食物的器具。 爵,古代的
饮酒器皿,有三
条腿。古代青铜兵器酒 
器盥水器乐器铜镜食器兵 器农 具簋你能猜出它们的用途吗?钟尊
觥钟觥(gōng) 酒器 友情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