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复习)导学案
温故知新(默写)
交流答案:
规则:抢答,答对一个的一分,每人限答一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组长记分,其他同学交换默写本批改,顺序为1→2→3→4→5→6→1,;计分方法为每答对一题加一分;批改后报给组长记分。
二、目标出示(齐读)
1、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了解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3、了解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要史实
4、了解张骞通西域,探讨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5、了解昌盛的秦汉文化(造纸术和《史记》)
三、考点解读
(以下材料题,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进行独学、对学或群学;并根据要求完成必答题或抢答题,答对记2分,答错记0分,由组长记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1)材料一中,“秦王”指谁?“扫六合”的含义和具体时间分别是什么?
“秦王” 含义:
统一时间:
考点点拔
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烦恼一: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国家统治,把权力都集中到我的手中?
措施:最高统治者 ;
中央
地方
烦恼二:官员反映治理困难重重,各地民众看不懂下发的诏书,收上的赋税钱币各式各样、粮食多寡不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措施:
烦恼三:读书人管得太多了,特别是儒生竟然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评朝政,不利于我的统治。如何加强思想控制呢?
措施:
材料二: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2)材料二中,“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指什么?根据材料回答,焚书坑儒有什么消极影响?
;
烦恼四:匈奴威胁
措施
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军事
考点点拔:2、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谈一谈,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考点热身(抢答)
1.《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 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 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 中行行徽 图2 古钱币
4.被誉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充分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古代人民的智慧
B.秦灭六国的惨烈
C.焚书坑儒的残暴
D.闭关锁国的愚昧
考点点拔
3、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要史实
材料一: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相当有势力。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期的什么问题?
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2)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完成“大一统”的措施:
政治
思想
文化
军事
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的不同态度,其目的是什么?
相同点:
考点热身(抢答)
1、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孝文帝 D.唐太宗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下列选项与汉武帝有关的( )
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C.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
D.创立行省制度
3.秦朝“焚书坑儒”,而西汉则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目的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推行法家思想
D.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
4.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B.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点拔
4、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材料一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结合上述文字和图片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答:
1.材料中所提到的“天子”是指谁?
2.而“通使”之事是派谁去完成的?“通使”的目的是什么?
;
3.“通使”之事有何重大作用?
说说丝绸之路的路线和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
在横线上
填写地名 ← ← ← ←
意义:
西域都护的设置
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 职能: 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热身
1、19世纪未,德国地质学家里希霍 ( http: / / www.21cnjy.com )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丝绸之路”。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
B、从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
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张骞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列历史名词与他无关的是( )
A.西域 B.匈奴
C.汉武帝 D.海上丝绸之路
3、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
4、“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合作探究】如何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出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评价:
依据: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戌,外内骚动,百姓罢蔽……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材料三:以下是某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考点点拔
5、昌盛的秦汉文化
1、造纸术
发明 改进
优点
影响
2、《史记》年代 作者
体例 内容
鲁迅称
考点热身
1、《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
中查阅的史实( )
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商鞅变法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时,随身
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搬运,很不方便。后来促使这
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
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秦朝的统一、汉武帝大一统、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等史实。
试想想:假如没有秦始皇、汉武帝的大统一,中国会统一吗?为什么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抢答)
组长记分;
表彰先进
1 2 3 4 5 6 7 合计 名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计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