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8 20:1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使“文景之治”的局面出现;东汉初年,光武帝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出现了“光武中兴”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出现了什么局面?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下游(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泛滥16个郡,20多年都没能堵住……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黄河又泛滥成灾。” 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 ?分别起了什么效果?结果: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 有发生过大水灾汉武帝朕要亲自治黄河,看它还决口不?是,臣遵旨。你去修河吧。结果:被淹没的土地又变成了良田;以后 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汉明帝农业技术的进步:读图上的红字部分回答:①二牛抬杠法②耕犁上安装了什么?有何好处?③这是什么工具?有么好处?犁 壁提高了耕作效率,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它加快了播种的速度,提高了播种质量。耧车 手工业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女主人辛追1.丝织业生活在汉代,1972年出土,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素纱襌衣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金银火焰印花纱冶铁业: ①图中是什么工具?是谁发明的?它的发明有什么意义?②汉代时兵器有什么变化?
长安出土的兵器是用什么制成的?哪国发明的?江苏徐州市汉兵马俑博物馆复制的“炒钢”盔甲 “炒钢”技术
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商业的繁荣1、东西二京长安
洛阳2、商业区市1.繁华的二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东汉集市画像砖1、措施: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四、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五铢钱四、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2、作用①抑制奸商牟取暴利②增加中央财政收入③实现经济的大一统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  ⑴ 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为社会经济的 发展奠定基础;
  ⑵统治者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 施,如重农、兴修水利等,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⑶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农业、手工 业方面的成就,为商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安装犁壁、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北种小麦南种水稻黄河中下游广泛种桑麻使用提花机染色技术高杜诗发明水力鼓风治铁工具——水排经济大一统、东西二京(长安。洛阳、商业区——市
1、西汉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是在(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景帝时期
2、东汉明帝时主持治理黄河的是( )
A、王景 B、史禄
C、李冰 D、窦固
CA找找感觉3、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是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4、西汉时发明的新兴播种工具是( )
A、犁壁   B、筒车   C、耧车   D、水排CC5、汉武帝时由中央统一铸造发行的货币是( )
A、五铢钱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铲形和币 D、刀形币
6、我国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是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AD 7、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
A、鼓风冶铁工具 B、灌溉工具
C、播种工具 D、纺织工具
8、我国铁制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是在
( )
A、战国时期 B、秦
C、汉代 D、魏晋CA9、汉朝时实行的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政策是( )
A、重农抑商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统一度量衡、货币 D、大力兴修水利
10、与两汉时期人称东、西二京相对应的两个城市分别是今天的( )
A、西安、洛阳 B、长安、洛阳
C、洛阳、西安 D、洛阳、长安AD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五百五十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更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入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这件纱衣应属于辛追。辛追生活在22个世纪之前的汉代,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
  1972年出土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素纱襌衣。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襌衣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专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来现在的蚕宝宝比几千年前的要肥胖许多,吐出来的丝明显要粗、重,所以织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紧接着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控制蚕宝宝的个头,再采用这些小巧苗条的蚕宝宝吐出的丝复制素纱襌衣,终于织成了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纱襌衣,这一研究竟耗费专家们13年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