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你知道汉朝由哪两个历史时期组成的吗?
西汉和东汉
汉族在先秦时期自称华夏人,因什么朝代又得名汉人呢?
汉朝
汉朝的皇帝都有谁,说说看?
光武帝刘秀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汉高祖刘邦
。。。
我是一个小坏蛋,接下来,请给同学们表演一句台词:“众卿家,平身!(要配合动作哦)
1
2
4
3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新港初中 操守祥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jī jǐn ,饥荒)。·····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 sì,四匹马的毛色一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西汉建立后,刘邦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困境?
经济萧条、一片荒凉
一、 大一统之源——西汉建立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秦的暴政、
长期战乱造成的。
以秦为鉴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面对此情此景,汉高祖和文帝、景帝想出了哪些办法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呢?
二、大一统之基——文景之治
汉初统治者(汉高祖.文帝.景帝)采取的统治措施 :
休养生息
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
提倡节俭
重视农业
汉文帝的霸陵
秦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二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 食货志》
汉武帝——刘彻
三、大一统之盛——汉武大帝
梁王出行
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
说明什么问题?
政治上:诸侯势力相当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假如你是汉武帝,你会怎么办呢?
发表
评论
【武帝“烦”之王国问题】
烦!
中央
诸侯
中央
诸侯
愿陛下 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主父偃
颁布“推恩令”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大意:如果让诸侯的每个儿子都欢喜的得到他们所期望的(封地)。表面上是皇帝把恩德施予他们,实际上是分割诸侯的领地,这样就算不削藩,他们的势力也会渐渐变弱。
妙!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宁啊!
董仲舒
陛下,请听我说……
思想上不统一
【武帝“烦”之思想不统一】
董仲舒改造、发展儒家学说
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武帝“烦”之思想不统一】
也就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漠北战役)
匈奴仍不满足于“和亲”、财物等,
经常在汉朝北部边郡进行掳掠
军事
【武帝“烦”之匈奴的侵扰】
1、政治上:
2、思想上:
3、军事上:
颁布“推恩令”,削夺列侯爵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效果:
效果:
措施:
解除了王国危机
措施:
加强了皇权、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措施:
效果:
对匈奴多次展开大规模反击战,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大一统之盛--汉武大帝
小结
第12课 大 一 统 的 汉 朝
我
中
的
武
帝
第12 课 大 一 统 的 汉 朝
汉
CCTV播出的《汉武大帝》是这么评价汉武帝的: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1.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
2.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沿用至今。
3.司马迁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
4.出现了秦统一后中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
5.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6.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决口。
7.推广耧车,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8.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促进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9.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
10.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1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
12.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郡,统治了今天的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的地区。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基本事实。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在过程中形成感悟。
(2)通过“砸金蛋”游戏激发调动学生学趣,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胆量,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3.情感态度与及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汉武帝的大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他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2、难点: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分组讨论教学。
2、学法:情景体验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
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幻5)“砸金蛋”游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础上,通过抢答,使学生对本课学习有大概的知识准备。
过渡:到底是什么样的朝代让一个民族以她为永远的名字 一起进入《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的学习。(出示课题幻6)
(二)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一、大一统之源----西汉建立
(1)问:汉朝开国皇帝是谁?这把龙椅起初坐上去感觉不错,可是打江山易,守江山更不易。
(2)出示材料(幻7):西汉建立后,刘邦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困境?
(学生回答后出示:西汉初年,经济萧条。)
(3)追问:(幻8)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生:秦的暴政,长期的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
[教师讲解]秦朝时,每年服徭役的人不下三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沉重的赋税使农民大量破产,使社会出现了经济凋敝的景象。再加上秦末农民战争影响,就出现了汉初这样萧条荒凉的景象。
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能让国家一直这样落后下去吗?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变这一面貌的呢?(出示幻9)
二、大一统之基---文景之治
(1)合作探究1:(四人一组,分组讨论)汉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变落后面貌的?
请同学们速览课本67~68页,找到答案。生回答后师出示答案并解释: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 ②重视农业
③提倡节俭 以身作则 。拓展:(幻11)课文中的动脑筋。(暴政,仁政)并得出“勤由俭 ,败由奢”的道理。同学们,今天你节约了吗?。
④以德化民。(今天的感动中国、道德讲堂等)
(2)那么经过汉初几代皇帝的努力,在汉朝建立六七十年之后又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幻12)(打出两则材料,学生看书回答)
过渡:文景之治终于为汉朝脱掉了一穷二白的帽子,也为16岁登基的汉武帝留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会把汉朝引向何方呢?(幻13)
三、 大一统之盛----汉武大帝
师:年轻的汉武帝16岁登基,本该春风得意,可有几件事却让他很烦恼!
(幻14)1、武帝烦之王国问题(政治)
(1)请学生读材料 “梁王出行”,师解释。问: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情境创设:假如你是汉武帝,你会怎么办呢?(幻15)
师提示学生从课本68页最后一自然段找答案。(动画演示诸侯国的削弱)
过渡:汉武帝最近这几天又极为烦恼,他又烦恼什么呢?(幻16)
2、武帝烦之思想不统一(思想)
(1)指导学生找到思想问题,提示有一个人给他献了一个很好的计谋(董仲舒)播放视频“君臣对话”, (幻17)
(2)这个计谋是什么呢?(幻18)请学生看书解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同时,为了按照儒家思想培养统治人才,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幻19)学生可齐声回答。其实,汉朝一直有个心腹大患,是什么?(幻20)
3、武帝烦之匈奴的侵扰(军事)
(补充军事措施,14课所学内容,在此也呈示出来,使学生对大一统形成完整的概念。)
小结:(幻21)上面汉武帝的烦恼都得到了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地解决,西汉在政治、思想、军事上均实现了大一统(经济部分留到下节课再说)。来看段视频,(幻22)回顾下汉武帝的业绩。看完后,说说你眼中的汉武帝吧!
四、大一统之衰---东汉统治
小字部分,指导学生自学。
(三)升华结束:
说说看:我眼中的汉武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谈完后)引用cctv纪录片对汉武帝的评价。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他的眼光独到,雄才大略的气魄,下节课我们将再去领略他和他的将士们金戈铁马,开疆扩土的风采!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