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烽火戏诸侯 (1)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
(2)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
(3)东周的时代特征:
①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②诸侯纷争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春秋争霸战国兼并一、春秋诸侯争霸1、起止时间
2、争霸的实质:①经济:争夺土地、人口
②政治:控制弱小国家,当霸主
3、著名霸主——春秋五霸相继争霸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春秋大国争霸形势图春秋五霸河水渭水燕周王成各诸侯国都城春秋五霸春秋五霸另一说济水淮水水江水汉楚秦晋齐宋吴越周1、齐桓公称霸—春秋第一个霸主为什么?管仲改革自然条件雄厚实力:
国富兵强高明手段:
尊王攘夷河水渭水燕济水淮水水江水汉楚秦晋齐宋吴越山 戎齐桓公称霸想一想
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周王成各诸侯国都城齐国扩张路线楚国扩张路线葵丘周春秋大国争霸形势图2、晋文公称霸-----公元前7世纪后期城濮大战 发生于公元前7世纪后期,它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 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战略决战。在这场战争中,楚军在实力上占优势,但是晋军采取了 “退避三舍,后发制人”的方针 ,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军,雄踞中原。秦晋卫燕齐鲁宋楚吴越周×城濮春秋大国争霸形势图河渭济淮汉江水水水水水水周王成各诸侯国都城古战场×城濮之战河水水水淮濮济大野泽商丘陶丘城濮商丘南鄂城西南定陶×城濮之战齐军进军路线晋军诱敌路线楚军溃败路线楚丘晋卫曹宋水3、楚庄王称霸----公元前6世纪初公元前6世纪初,
楚军大败晋军,
楚庄王称霸中原。4、吴 越 争 霸1、人物 2、概况
卧薪尝胆
秦晋卫燕齐鲁宋楚吴越周河渭济淮汉江水水水水水水周王成各诸侯国都城吴军进兵路线越军进兵路线春秋大国争霸形势图 如何正确评价春秋争霸?
(或春秋争霸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消极: 由于春秋争霸是争夺土地和人口、
争当霸主的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
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积极:客观上加速了统一的步伐
客观上加速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客观上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2、三家分晋4、战国七雄的方位
3.田氏代齐七雄并存1、起止时间秦晋卫燕齐鲁宋楚越周河渭济淮汉江水水水水水水周王成各诸侯国都城赵魏韩齐战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秦韩赵燕楚齐魏战国形势图乐毅改革胡服骑射邹忌改革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申不害变法吴起变法变法的背景兼并战争的现实压力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期更激烈、更频繁、规模也更大。各大国都拥有雄厚的武装力量,秦、楚两国各有步兵百万,车千乘,骑万骑;赵、齐、燕各有步兵数十万;韩国兵力最弱,也有步兵三十万。作战时常常动员兵力数十万。一次战役,被斩首的士兵常达数万甚至数十万。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晋兵力估计不过二万,楚兵力估计不过四万。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魏国动用“十万之军”。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大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竟活埋所俘赵军四十多万。兼并战争的残酷性,迫使各国寻求强国的途径。商鞅入秦(想象画)商鞅与旧贵族辩论变法问题(想象画)商鞅立木为信(想象画)秦孝公下令求贤(想象画)商鞅变法的内容与作用2. 商鞅变法的内容与作用奖励耕战奖励生产经济发展奖励军功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富兵强废除旧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了封建制度,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础内容作用5、重要战役①桂陵之战(齐国、魏国)
②马陵之战(齐国、魏国)
③长平之战 (秦国、赵国)(围魏救赵)(减灶计)(纸上谈兵)意义: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
力抵挡秦军的进攻围魏救赵赵齐卫魏宋邯郸大梁桂陵河水齐军进攻路线魏军进攻路线魏军撤退路线 桂陵之战与×马陵×桂陵之战示意图返回长平之战与纸上谈兵秦赵邯郸长平周(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示意图赵军进攻路线秦军进攻路线廉颇率军坚壁固守40多万 赵军降秦河水水水汾洛返回6、战国兼并战争的实质经济:
争夺土地和人口
政治:
吞并其他诸侯国,力图统一中国7、战国兼并战争的影响一、使人民遭受了更深重的灾难,人民更加渴望统一二、进一步加强了统一的趋势三、各国国君为争霸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革政治,所以客观上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改革运动的兴起。 ▲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春秋时期的战争相比,发生了哪些
变化?这些变化又说明了什么?①规模:
②性质:
③趋势:小 → 大,更灵活,更残酷 春秋争霸 → 战国兼并(五霸相继)(七雄并存)诸侯国林立(春秋)→七雄并力(战国)
→ 一雄天下(秦)●总结:
春秋时期的政治,就是各大国争夺霸权的政治,是大国
靠武力胁迫小国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强权政治。
战国时期的政治,就是富国强兵,吃掉对方,进而统一
中国的政治。
因此,春秋政治是“争霸”,战国政治是“兼并”。历史在
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课外延伸]
围绕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产生了很多成语故事,如“退避三舍”“远交近攻”“朝秦暮楚”等,反映出这一时期斗争的复杂与剧烈。请同学们把相关成语串起来,写一段春秋战国故事。
再 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