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与同步练习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与同步练习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3 10:1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与同步练习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西周末年,周幽王做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一件蠢事?(烽火戏诸侯)后果怎样?(诸侯再也不听周天子的号令,西周在公元前771年灭亡了。东周虽然建立起来,但周天子已处于傀儡地位。)到了战国初年,相继发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等事件,说明某些大夫的势力已超越诸侯了。新生的政治势力要求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怎样进行改革变法呢?请看33页“导入框”。
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5分钟 )
1.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_____时,铁农具使用反围扩大。
2.______末年已使用牛耕,_____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3.______和_____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4._______时期,___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5.公元前_____年,_____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6.经过商鞅变法,_____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我国封建国家形成了。
7.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有哪些变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8.二概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合作探究:新课标第 一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在春秋战国以前,农业和手工业工具以什么为主?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图,通过观察,与今天的农具比较下,有什么异同?
2.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以及作用是怎样的?以《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为蓝图,小组分析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呢 它是怎样起到防洪、灌溉作用的?
3.引导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结果;社会阶级关系有哪些变化?战国时各国为什么纷纷进行改革?
精讲点拨:1.学习商鞅变法,可以用下列图示去理解、分析,把握其内在联系。
2.本课出现了李冰与商鞅两个历史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来分析、评述。他们超越不了历史的时代,他们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但都创造了丰功伟绩,以致流芳千古。不能以当今时代的认识去苛求古人,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3.从这两课学习内容看,一是“春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国纷争”,一是“大变革时代”。前者重政治史,后者是经济史,也含有政治史内容。春秋、战国从社会形态上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可以用表格对比起来更容易掌握。
春秋 战国
政治 政治格局 大国争霸 七国争雄
改革变法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变法运动开展
社会主要矛盾 奴隶主与奴隶 地主与农民
人际关系 奴隶主占有奴隶 农民依附于地主
社会变革 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制度确立
经济 生产工具 铁农具开始出现 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土地制度 土地属周王所有 地主占有土地
剥削方式 奴隶主占有奴隶劳动成果 地主对农民通过地租剥削
4.关于变法措施的作用,分析讲解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调“富强”两字,秦国逐渐国富兵强,奠定了统一基础;还要强调变法运动的封建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的政治改革。变法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确定,封建国家的形成。同时补充“为以后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1.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管仲      B.齐桓公      C.孙膑      D.商鞅
2.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3.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农具     B.选种       C.牛耕      D.治虫害
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力图称雄天下的   
C.周王室日渐衰微           D.阶级斗争的尖锐
5.战国时期是
 A.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         B.封建制的确立时期
C.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D.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时期
6.     和    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7.秦国蜀郡太守   在岷江中游修筑的    ,是闻名世界的    工程。
8.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        ,发展       ,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
9.公元前    年,商鞅在    支持下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     国家。
10.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和       的矛盾。
提高训练
11.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⑴材料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观点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结果如何?
⑶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 D 2 C ( http: / / www.21cnjy.com )3 C 4 A 5 B 6 铁农具和牛耕 7 李冰 都江堰 防洪灌溉 8 封建统治 封建经济 9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封建 10 地主和农民
11(1)商鞅 秦孝公 (2)地主阶级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制贵族的统治。(3)
课外作业:
必做题:为什么都江堰—青城山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果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负责人,请你给都江堰—青城山文化遗产写一个批准理由。
选做题:在你的家中有没有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的农具?仔细统计一下。
知识梳理:
】图说历史:
           
都江堰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牛耕图
徙木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