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与同步练习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思想史联系起来,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1)思想家老子(2)百家争鸣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论语》的表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自主学习: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各题:15分钟
1.人物:①图1是儒家学派创始人_________。
②春秋晚期的_________,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③百家争鸣的墨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儒家代
表是_______;道家代表人物是_______。
④图2是法家代表_________;图3是兵家鼻祖_________。
图2 图3
2.时间:①处在_________时代的有孔子、老子和孙武。
②处在_________时期的有墨子、孟子、庄子和韩非子。
合作探究:
1. 请给孔子先生做一个名片,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呢?
2..我们班同学名字或你周围亲朋好友的名字中有没有带“子”的?
3.诸子思想有哪些值得借鉴?
活动背景:春秋战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一时间思想文化空前活跃,诸子百家竞相争鸣。但是,诸子思想纷繁复杂,一时难以疏理清楚。
活动安排:
1、各历史小组选择一个学派,然后搜集相关资料。
2、阅读和研讨,看看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有哪些借鉴意义
3、各小组分别发言,大家共同探讨诸子思想的借鉴意义。
精讲点拨:
1.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1)政治主张:核心是“仁”的学说,“仁” ( http: / / www.21cnjy.com )包含一切美德,“爱人”,人与人应相亲相爱;应用在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残暴的统治和任意刑杀。
(2)教育成就: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社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在官府”局面。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向弟子传授“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态度上,强调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孔子晚年,根据鲁国历史编成《春秋》一书。
(4)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5)地位:孔子是我国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2.(1)思想家老子
①时代与称谓: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辩证法思想体现: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
③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著作:老子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
(2)百家争鸣
①时间:“百家争鸣”开始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鼎盛于新兴地主阶级登上统治地位的战国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②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是战国时期,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势力的斗争十分剧烈。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革和斗争,必然反映到思想领域来。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互相展开争论,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③内容:所谓“百家争鸣”,是形容学派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武等。
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同步练习:
一、巩固基础: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
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 D.《论语》
6.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A.新兴地主的产生B.频繁的争霸战争C.社会大变革 D.井田制瓦解
7.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
8.下图是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的,他是
A.庄子 B.孙武 C.墨子 D.韩非
9.下列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是
A.孔子的儒家学说 B.老子的道家学说
C.墨子的墨家学说 D.孙子的兵家学说
10.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深得人民拥护
B.墨子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深得世人支持
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主张
11.阅读自学课文,讨论后填写以下表格。
百家 诸子 时期 主张 著作
儒家 孔子
孟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墨家 墨子
兵家 孙武
二、能力提升
12孔子的名言,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的三句名言的意思是什么?
(2)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
13.阅读图2孟子的名言,走访了解古代、现代有关史事,
讨论回答如下问题:
(1)如何理解这四句话的含义?
(2)能否举出我国历史上的体现这种浩然正气的事例?
(3)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怎样提倡这种浩然之气?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4 A 5 B 6 C 7 D 8 D 9 A 10 C
11答案见知识梳理 12 答案见精讲点拨
知识梳理: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 要 思 想
孔子 春秋晚期 《春秋》 提出“仁”,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谦虚好学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韩非 战国 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孙武 战国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课外作业:
必做题:搜集有关诸子百家德哲理名言、成语故事。
选做题:学习了诸子百家思想,写一篇小论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图说历史::
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孔子
孔子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