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与同步练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与同步练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3 12:4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与同步练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学习目标:
识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理解:民族大融合;
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北魏的建立:(1)时间: (2)地点: (3)民族: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原因: (2)作用:
4、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语言: (2)服饰: (3)姓氏:
(4)联姻: (5)汉制: (6)学礼法,尊孔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合作探究:
1、评价历史人物(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有人说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你说呢
2、链接生活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没有?找找看!(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寻找)
精讲点拨:
1、 民族融合与汉化不等同。民族同化指的是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点而成为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一种是强制同化,另一种是自然同化。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精讲基础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21教育网
2、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族也是在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中发展的。3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突出地位。各族人民在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各族人民经历了一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动,逐渐接受农耕定居生活和先进的汉族文化,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南北朝初期,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统一的政权是
A.北魏 B.西魏 C.东魏 D.北齐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氏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4.北朝包括的朝代有
①宋 ②齐 ③梁 ④陈 ⑤北魏 ⑥东魏 ⑦西魏 ⑧北齐 ⑨北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5.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邺城
二、论从史出
6.“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尊敬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位皇帝进行的改革?
(2)这些改革起到什么作用?
(1) 我们应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人物?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4 C 5 B
6(1)北魏孝文帝 (2)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3)北魏孝文帝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发展的趋势,冲破保守势力、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文化,大力推行改革,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