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31 08:3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220年-266年西晋灭魏221年-263年魏灭蜀222年- 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晋魏蜀吴266年-280年西晋的统一两 晋西晋东晋
十六国317年-420年南北朝南朝
北朝420年-589年宋 齐 梁 陈383年淝水之战 少数民族内迁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堂小结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目标一、北方的统一
二、民族的融合
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四、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魏统一1、民族:3、统一时间:4、影响:2、政权名称:北魏439年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鲜卑族1、北方的统一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2、民族的融合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由于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涉水草,所以多上身着褶,下身着裤,称为“裤褶服”。裤褶服是北方民族日常穿用的服饰,但在传入中原后为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主要是改大袖口,改阔裤腿,多作为军服或休闲装,在南朝时盛行。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北魏骑兵俑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⑴原因:⑵目的:⑶迁都:气候干燥;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足。
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
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加强对中原的控制从平城迁都洛阳⑷作用:平城洛阳1、平城位置偏北,不便控制北方地 区,也不利于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
2、气候干旱,粮食产量有限;
3、保守势力大,不利改革;《悲平城》
悲平城,驱马入云中,
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措施①说汉话:在朝廷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改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联汉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用汉制:采用汉族 官制、律令;⑥学汉礼: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2、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孝文帝像汉化政策——穿汉服北魏供养人服饰《孝文帝出行图》。画面中所有的人都是峨冠博带,宽衣大袖,反映了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北魏的衣冠制度。 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龙门石窟
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的龙门山。——改汉姓汉化政策元
长孙



刘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学汉礼汉化政策想一想: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是为什么?尊老 养老3、北朝政权更迭表
 北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鲜卑门阀腐化,阶级斗争的发展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争权夺利。534年,高欢建立东魏政权,定都邺(yè 今河南安阳北)。535年,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权,定都长安。北魏最终分裂。东、西魏没维持多久,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建立北齐。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建立北周,形成周、齐对峙。北周通过实行均田制、府兵制等措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北齐,统一北方。东魏     北齐北魏西魏     北周(534~550年)(550~577年)(535~557年)(557~581年)(439~534年)东魏     北齐北魏西魏     北周东魏     北齐北魏西魏     北周东魏     北齐北魏西魏     北周北方民族大融合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启示?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力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

顺应历史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等。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D、女真族建立的金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李悝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
A、氐 B、鲜卑 C、汉族 D、匈奴 现学现用:5、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6、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北魏的都城最初建立在( )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平城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B.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C.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9.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了,孝文帝是千古罪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我们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结合其主要活动,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不能随意夸大和否定历史人物的作用,不能以偏概全判断的标准: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历史争论1.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2.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北魏孝文帝
的改革措施1.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北方民族大融合北方民族
大融合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