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课 题
课 型
定 稿 时 间
新 授
学习目标
1、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2、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预习导学:
一、填空:
1、我国的青铜器出现于_______期。_______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世界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
2、青铜立人像(P27图)属于_______文化,出土地区是_______,属于_______时期。
3、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_______。
4、夏、商、西周是以_______为主的社会,_______已相当发达。商朝时的专门牧场是_______和_______所有。我国在商周时已经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_______、_______、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6、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_______;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_______。
7、商周时使用泥范铸造青铜器,主要工艺过程是_______、_______、合范、浇注等。
学习与探究
一、手工业
1.青铜铸造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2.青铜器主要用于哪些用途?
3.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4.例举出夏商周时期比较著名的青铜器。
练习与巩固
一、选择题?
1.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西汉
2.夏、商、西周是以( )为主的社会
A.青铜制造业 B.商业
C.农业 D.畜牧业
3.除青铜铸造外,夏商周手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部门是( )
①陶瓷业②玉器制造③冶铁④制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4.“三星堆文化”在成都平原的出现,说明我国青铜文化
A.水平高超 B.制造业“一枝独秀”
C.分布地区广泛 D.手工业规模庞大
5.夏、商、西周农牧业已相当发达,表现在
①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②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铁农具进行生产 ③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④商朝还建有牲畜圈栏,王室、贵族还有专门牧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6.右图是“在西周一件青铜器上,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一个奴隶主买五名奴隶,标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读图后,通过分析,讨论、回答:
(1)示意图说明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2)奴隶地位低下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7.比一比、想一想、议一议:
“公天下”与“家天下”;
“磨光石器”与“青铜农具”;
“精制的黑、白陶器与巨大的司母戊鼎”;
“安居的原始居民与悲惨的奴隶生活”。
你认为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为什么?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目标:
知识和和能力
1.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众多的青铜器,使学生对青铜器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器制作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夏、商、西周青铜器“工艺高超”的理解。
2.分组讨论:通过分组,使组与组之间在学习方面展开竞争;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中探究知识,获得知识。
3.角色扮演: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编写历史小剧本。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奴隶悲惨生活的认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透过奴隶的悲惨生活这种历史现象观察出奴隶的悲惨命运和“灿烂的青铜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得出“灿烂的青铜文明”主要是由广大的奴隶所创造出来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下青铜文明辉煌灿烂,全面发展;而且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2.感悟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从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通过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学会互相帮助,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青铜文明的概念、表现;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青铜文明的关系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文明”一词反映的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在夏、商、西周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在青铜器制造工艺上。
学习目标:
掌握青铜文明包括哪几个王朝。
掌握这一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和典型作品
知道夏、商、周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懂得我国奴隶社会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
自学指导:
1、夏、商、西周有哪些手工业?
2、青铜器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
3、青铜器制作有何特点?
4、夏、商、西周农业发展的表现?
5、畜牧业发展的表现?
新课学习:
教师提问: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多媒体展示:青铜器的制作流程)特点之一:生产规模大
(多媒体展示)四羊方尊图片 特点之二:工艺精美
(多媒体展示,青铜器) 特点之三:品种繁多,应用普遍
(多媒体展示)三星堆的文物、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特点之四:分布广泛
教师提问:三星堆文化分布于何处?
学生回答: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
教师引导:这说明我国青铜制造业不仅仅分布在商周统治中心地区。在西南等边远地区青铜制造业照样盛行。这说明当时青铜制造业还有何特点?分布怎样?
。
教师过渡:夏、商、西周的手工业,除了青铜铸造业之外,当时的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发达。(教师简单提一下陶和瓷的区别,稍作讲解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
教师引导:那么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表现如何呢?请第二组同学概括一下。
农业发展表现:
判断题:青铜文明就是青铜器工艺高超。
教师引导: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奴隶社会及奴隶悲惨生活的资料。现在我请一些同学来演绎奴隶的悲惨生活。
分角色表演:
场景一
学生角色表演:
旁白(由教师完成):奴隶一天的劳动开始了。
奴隶主:(不停吆喝)快起来!快起来!(打开奴隶枷锁)把地里的肥给我施了,才能吃饭。(随着“啪”一声鞭响,奴隶主一鞭子打在走在后面的奴隶身上)叫你快点,你不听!(呵斥)
奴隶:(嘴里嚷道)太累了。(伸腰想休息一会儿)
奴隶主:快给我干活,想偷懒。(劈头盖脸一鞭子打下去)
奴隶:(眼睛被打中,捂着眼睛叫疼)
奴隶主:(骂骂咧咧)不打死你才怪呢!
旁白:天黑了,奴隶被一一带上枷锁,关了起来。
场景二
商人:快来买,快来买。这里有五个奴隶,三个大的,二个小的。大的可以干重活,小的可以干零活。女的可以生小奴隶。快来看呀,快来买。
奴隶主:(牵一匹马来,马上背着一束丝)这些奴隶值多少?
商人:不贵,两匹马。
奴隶主:太贵了,一匹马+一束丝,不行拉倒。
商人:好,爽快,成交。
旁白:奴隶主回到了家中。
奴隶主:明天就要祭祀祖先了。我看把其中三个奴隶杀死了,正好用来做贡品。
旁白:第二天祭祀开始。(奴隶主一一把其中三个奴隶杀死)
旁白:一个月以后,奴隶主死去。
奴隶主儿子吩咐手下:把剩下的两个奴隶活埋作陪葬品。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奴隶的悲惨生活的表现:
a)??进行繁重的劳动
b)??失去人生自由,倍受折磨
c)??随意转让和买卖
d)?进行人牲和人殉
教师过渡: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讨论,是谁主要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总结: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但这些发展和成就,都离不开奴隶们的辛勤劳动。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奴隶们创造的。
课堂小结: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五课叫“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文明不仅突出表现在铜器制作工艺上,还表现在手工业、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学者把人类历史划分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器制作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阶段。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便称作“青铜文明”。我国夏、商、西周时期正处于青铜时代,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此时创造的物质文化成就突出,丰富多彩。因而,我们把这一时期文明称之为“灿烂的青铜文明”。
课堂练习:
1、青铜器在我国出现于( )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神树 D、青铜立人像 3、今天家蓄家禽的主要品种,早在( )时已经产生。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夏朝 D、商朝
4、我国古代南方青铜文化的代表是:
A、元谋人文化 B、黄河流域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三星堆文化
5、夏商周奴隶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部门是
A、农业 B、手工业 C、青铜铸造业 D、商业
板书设计:
课件26张PPT。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课题释义: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河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又是
什么?磨制石器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青铜器青铜时代鼎史海拾贝:“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手工业的发展)1、青铜制造业开始于: 2、青铜制造业鼎盛于: 3、青铜制造中的精品有: 4、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互动学习1):请大家看以下材料概括青铜制
造业的特点?原始社会末期商、周时期四羊方尊、司母戊方鼎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司母戊鼎1.33米1.1米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能冶炼
铜12.5千克,铸
造该鼎需要70多
个坩埚。
这说明了什么?特点一:规模大酒
器盥水器乐器铜镜食器兵 器农 具特点二:品种多蕉叶形
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三、工艺精美青铜器中的精品——四羊方尊青铜立人像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特点四:分布地区广泛互动学习2:根据课文的内容及刚展示过的
图片,归纳这一时期手工业上除了青铜器的
制造外,还有其它的手工业吗?陶瓷业玉器业说明当时手工业全面发展瓷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互动学习3: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非常繁荣,那么手工业如此繁荣的基础是什么呢?它们发展的情况又如何呢?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互动学习4:既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
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
铜文明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生产工具的发展来解释: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
武器及生活用具的文化发展阶段。当时的青
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
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互动学习5:与“灿烂的青铜文明”相比,奴隶们
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根据下列资料,说说奴隶们
这幅图告诉你什么历史信息?3、文字资料: 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一座大型祭祀坑,
其中有三百多具骨骸,他们是作为祭品被杀
奴隶。
另:在安阳的一座商王大墓中,有四百
多具奴隶作为殉葬品被活埋或杀死。他们有
的和车马、狗同葬。说明:奴隶作为奴隶主的殉葬品
可以被任意的杀死或活埋。奴隶
的地位和猪狗一样。殷墟武官村大墓
“文明”还是“残酷”?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综上所述,商代的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当然这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我们应认识到:灿烂的青铜文明探究活动:我们今天学习了青铜器如“鼎”,那么你能列举出汉语中有关“鼎”的成语吗?它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