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西汉、东汉)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西汉、东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0 09:1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东汉的统治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 陈燕春一、光武中兴——刘秀材料一:“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后汉书·桓冯列传》思考:刘秀称帝面临怎样的社会情况?
情况:百姓流离失所,民生凋敝,社会矛盾尖锐后汉书
材料二:刘秀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减少租税徭役,兴修水利,------裁并郡县,精简官员,整顿吏治。
建国后,在洛阳扩大太学规模,------许多郡县都兴办学校,民间也出现很多私学。回答:他又是如何治理的?以柔术治天下释放奴婢,禁止虐杀奴婢减轻农民负担裁并机构,精简官员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扩大太学规模兴办地方官学深得民心
以民为贵
简政安民仁政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租税徭役减少财政支出政治清明
缓和社会矛盾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培养人才重视文化读图讲故事 材料:《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 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光武帝的措施带来了什么结果? 结果: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光武中兴 一个朝代由衰落而重新兴盛,史称“中兴”。为何称为东汉?长
安议一议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统治者善于用人。 东汉和帝以后各帝即位年龄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皇帝年龄的特点?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宦官的代表:桓帝时的“五侯”:
唐衡(唐两堕)、
单超、
徐璜(徐卧虎)、
左悺(左回天)、
具瑗(具独坐)外戚代表:跋扈将军—梁冀三、黄巾起义时间:公元184年人物:张角四、宗教的抚慰——佛教、道教佛教道教四、宗教的抚慰——佛教、道教阅读教材P92—93,思考:
1.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2.东汉时有何发展?
3.道教什么时候产生?
创始人是谁?西汉末年东汉明帝时,有些地方兴建佛寺东汉张陵道教教义?佛教为什么会在中国逐渐兴盛?佛教能够抚慰心灵佛教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 ; 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痛苦,虔诚信佛,来世就能幸福。
善恶行为产生轮回报应。佛教的教义有哪些?这种教义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压迫的斗争,有利于对人民的统治。佛教四大名山峨眉金顶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有关
佛教
成语
俗语痴心妄想;
天女散花;
镜花水月;
降龙伏虎;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无事不登三宝殿
临时抱佛脚
------想一想道教认为通过修身养性,可以做到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服食丹药是一种重要方法。另一种方法就是练气功。
道教创始人——张陵道教圣地——青城山道教教主——太上老君老子太上老君仁政宦官、外戚专权黄巾起义宗教光武中兴黑暗、腐败名存实亡发展佛教:发展道教:产生、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