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一年上册《植物》第五课《 植物是“活”的吗》说课课件(共26张PPT)(附反思、板书)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一年上册《植物》第五课《 植物是“活”的吗》说课课件(共26张PPT)(附反思、板书)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7-29 10:4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植物是“活”的吗》说课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植物是“活”的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植物是“活”的吗》是单元第五课,通过第1课到第4课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些观察、描述的方法,对于植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课主要通过“观察我们种植的植物”和“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两项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再次观察,对记录表的回顾,一年级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启发,归纳植物是“活”的证据。
二、说学情
在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接触过植物,通过一个多月的种植也和植物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并且对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描述,也有了新的认识。但是一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对于植物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也比较零散、粗浅,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
3.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植物的生命”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教学重点:
证明植物是“活”的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科学、想科学、用科学。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游戏我来做
(1)和你的同桌抱一抱,再和桌子抱一抱,想一想他们有什么不同?抱同桌时同桌会互动,而桌子不会互动。
(2)再出示小猫和小狗的图片,思考:它们是活的吗?小猫和小狗也会动,所以是活的。
学生活动:和同桌抱一抱再和桌子抱一抱,对比两次的区别。观察小动物并判断。
2.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人和桌子与自己的互动,发现他们的区别。 3.讲授新课:出示一盆植物,提问:"动物是活的,植物也是活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去探究《植物是“活”的吗》。 (1)我是小小侦查员:拿出自己种养的植物,四人小组说一说,我们种养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并播放视频。
(2)我汇报:它有哪些变化?
环节二、探索:植物是“活”的
[材料准备:播放学生植物照片,植物观察记录单]
1.今天我们都带来了自己种植的植物,让我们欣赏一下大家种植的植物吧。
(预设:展示学生种植情况,是对于学生前期植物种植的一种肯定,可以让孩子们获得认同,同时与其他孩子的植物进行差异比较,进而进行更细微的观察。)
2.提问:这株植物养得真好,是哪个小朋友的,拿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植物。
(预设:这是一次引导学生如何介绍自己植物的示范,为待会的小组内介绍植物做铺垫。)
3.追问:你的植物叫什么?
这么多天你的植物有了什么变化?
你有照片或图画证明你说的是真的吗?
介绍每一周的变化情况。
环节三、研讨:实验发现
[材料准备:学生各自种植的植物,PPT,记录单]
1.提问:现在让我们像这个小朋友一样在小组内向其他成员轻声地介绍一下你的植物变化情况,模仿一下植物的变化情况,展示一下你的记录单,说说你的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想想哪些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音乐响起,我们把植物放在一边,人坐端正,开始交流。
2.讨论:学生讨论,让同桌之间进行植物的介绍,说说自己植物的变化。
3.个别交流:教师提示哪些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提倡动手模仿。
4.哪组小朋友先来和我们说说你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其他小朋友眼睛看向他,仔细听,如果有不一样的变化或者不同,可以举手提问或补充。
5.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的植物养得特别好,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照顾植物的呢?
(预设:通过一个月的种植,有些长得较好,有些长得稍差些,让学生意识到植物还需要阳光、水分、土壤、施肥等,体现关爱植物生命。)
6. 继续种植植物,接着植物会怎么样?
(预设:一个单元的植物种植就要结束了,我们只看到了它发芽、长叶等基本现象,让学生展望未来,接着植物还会开花、结果等,增加学生持续种植植物的动力,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
7. 老师也帮大家收集了一下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出示]:课件出示春、夏、秋、冬的植物图片.
提问: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看到了什么?
追问:这个能证明植物是活的吗?
8. 老师把我们的想法做成了卡片,让我们回顾一个月的种植情况,我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把能证明植物是活的卡片找出来,如果你们小组的证据没有在卡片上,可以自己画上去或者举手让老师帮你们写上去。音乐响起时,我们一起交流。
环节四、拓展:塑料花是活的吗?(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科学任务卡,胡萝卜种植视频]
1.提问:塑料花是活的吗?
(预设:通过塑料花的非生命特征,来反面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
2. 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证据了,让我们根据证据卡片,打开活动手册把认为植物是“活”的理由圈出来或者写上去。
3. 最后是我们今天的科学任务卡认领时间了,这周我们将要做什么呢?
(预设:胡萝卜种植是活动手册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回家种植,形成盆栽,不仅是对于植物有生命的课堂延续,而且还可以对于植物美学进行拓展熏陶。)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5课。本课将引领学生去概括前面4课的学习收获,结合自己种养植物过程中的发现,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植物是有生命的,它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特征。这些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的,本课教科书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就是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种养的植物带到课堂上面来,展示自己的平常的观察记录,就是要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实转化为证据。因此我通过让学生自己种植植物感受其生命的成长变化,并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植物的变化对比,强化学生对植物是“活”的认识。第二个就展现我们的观察记录。植物第一周是什么样子的,第二周是什么样子的,前后有什么变化,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科书通过两组图片表示植物的生长速度有快有慢,但不管是快是慢,但都是在生长发育,这就是有生命的表现。当然,学生还可能会说到植物会开花、会结果,有的时候还会死亡。
课堂练习
1.学完今天这节课,你认为塑料花是植物吗?
针对这个问题跟你的爸爸妈妈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请按照这样的句式来描述:
塑料花是植物吗?
我认为 (塑料花是植物/塑料花不是植物),我的理由是 。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