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在观察中比较》说课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在观察中比较》。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在观察中比较》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比较与测量》单元起始课。本课以生活中儿童常玩的玩具导入课程,让学生们在观察恐龙模型中比较它们的大小。通过不同的方法,“比高低”、“比长短”,并通过简单的表格、画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图中的恐龙谁大谁小”,让学生开始认识到日常观察活动中处处有比较,比较就是区分相同和不同,不同角度的比较有可能会带来比较结果(比如大小)的不同。
探索部分,“比较恐龙模型玩具大小的不同方法”,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比较结果,不同的高度,不同的长度等。意识到比较中需要考虑公平、方便、准确等因素。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最后通过研讨,鼓励孩子们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并借助记录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一般能对图片中的恐龙做出大小的判断,他们已经能在头脑中对不同距离不同大小的恐龙作出简单的分辨。但是,孩子在描述恐龙大小时,并不是都来源于对图片的观察,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以有的经验,他们的表述往往比较单一,如“霸王龙是最大的”,“迅猛龙是小的”。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句式,如“谁比谁大”,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比较描述。另外,对于学生而言,大小是一个综合的感觉,不同的孩子会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比较,有的是从胖和瘦,有的是从长和短,有的是从高和矮……。该课希望孩子能从一个维度,给恐龙模型玩具进行比较和排序。另外大部分孩子在比较过程中,会意识到要对齐,要比得正确。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3、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四、说教学重难点
能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恐龙模型大小,比较需要公平。
教学重点:
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分析不同角度的比较可能会带来比较结果的不同。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科学、想科学、用科学。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谈话:孩子们你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谁站在排头,谁站在排尾,为什么呢?请生出来,比一比,谁高谁矮 。
学生观察,谈想法。
小结:怎样去比才能使我们比较结果更准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观察与测量”的第一课《在观察中比较》,板书课题。
2.聚焦问题。
提问:我们看看这两名学生,我们再比比他们的高矮?让矮个子学生站到凳子上,这样比高矮可以吗?怎样比更合理?
学生回答:(站在同一高度,靠得近一些,从两个人的最高点比较)
师小结板书:比高矮 最高点;科学概念 靠近 公平 同一平面
讲述:我们不仅要比较,还要把比较结果记录下来。(课件:出示给同学身高排队记录单)讲解
如何填写表格
师生互动比较
学生填记录单,汇报结果
小结:评价学生表现
环节二、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预设15-20分钟)
1.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他们排序。
引导学生思考:比大小可以细化为比高矮,比长短,比胖瘦(根据学生能力是否提升到宽度)。
出示活动记录单,看看这个活动单有什么用?引导学生思考:比较要公平公正。为了公平的比较,可以怎么做呢?
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教师可以将恐龙图片放在PPT上演示一下,指导孩子这是用来记录你们的活动过程的纸,你们可以将图片贴在纸上来记录你们的比较方法。
2.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法;每人都及时记录比较结果(学生手册);(PPT展示活动要求)
3.比较恐龙模型大小:学生做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教师将学生的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方法和结果张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把他们的比较方法粘贴在记录纸上,然后再贴到黑板上)
4.可以引导小组内学生思考和讨论:有几种结果?比较结果相同吗?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准确?
环节三、研讨和交流(预设10分钟)
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我们该怎么描述比较结果?
3.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对比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大 比一比 小
八、教学反思
用大小不同的同种汽车进行比较,一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就看出,汽车大小不一样是因为长短不一样造成的,进而引入对恐龙这种动物进行比较。因为恐龙的对比当中会出现高矮胖瘦不一致,学生对标准不同的引入就会一个初步概念。同时在描述上届会变得更丰富,思考维度也是多维的,得出的结论也是科学的。
因为有的恐龙可是能学生不认识的,所以这里要解决的是用编号的方式对恐龙进行排队。而实物模型恐龙,因为描述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用投影方式对恐龙进行投影画出轮廓。学生用轮廓在刻度纸带上进行比较,标准就统一了,难度上就降低了,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表达交流。
交流研讨是学生的思维输出、概念建构的重要过程。在研讨和板演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科学语言、手势辅助等形式表达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并引导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认识到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观察与比较,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课堂练习
1-2题,以学生实践为主
1.同学们你能比一比铅笔盒里的文具,看看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
(要求:公平、准确)
2.做个公正的裁判,帮助同学比身高,看看谁高,谁矮。
3.比较你的语文书和数学书,你能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呢?试试看。(挑战题)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