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平泉黄土梁子初级中学 谢志刚
四、商业的繁荣三、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二、手工业的发展一、农业的进步本单元学习要点一、治理黄河和农业进步1、黄河的治理:汉武帝时期2、农业的进步农具的进步农作物的进步梨壁 二牛抬杠 耧车小麦 水稻 千亩桑麻结果: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 有发生过大水灾汉武帝朕要亲自治黄河,看它还决口不?犁 壁提高了耕作效率,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它大大地加快了播种的速度,提高了播种质量。耧车汉代牛耕图图为二牛一人的犁耕法提高了耕种效率一、治理黄河和农业进步1、黄河的治理:汉武帝时期2、农业的进步农具的进步农作物的进步梨壁 二牛抬杠 耧车小麦(北方)
水稻(南方)
千亩桑麻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1、丝织丝织技术丝织品提花机 染色素纱衣 2、冶铁技术的提高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炒钢”技术(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女主人辛追素纱衣 这件纱衣应属于辛追。辛追生活在22个世纪之前的汉代,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 1972年出土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水排(东汉杜诗发明)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今河南卫辉人也)。” “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具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 杜诗传》请说出史料中的人物、发明及意义?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1、丝织丝织技术丝织品提花机 染色素纱衣 2、冶铁技术的提高杜施发明水排“炒钢”技术东汉市集画像砖商业三、商业的繁荣1、东西二京长安
洛阳2、商业区市1.繁华的二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规模宏大人口众多设施完备市场独立特点:东汉集市画像砖东汉宁城图1、措施:盐铁官营,统一铸五
铢钱四、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西汉武帝五铢钱直径2.5厘米,厚0.1厘米,穿宽0.9厘米,3.4克。钱面模铸篆书钱文,“五铢”二字皆横读。“五”字中间两行直,似两个对角三角形;“铢”字金字旁作带翼的箭镞形,“朱”字头方折。钱形圆,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郭,外郭同文字一样高低,可保钱文不受磨损。 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汉书·武帝纪》)。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采用桑弘羊建议,铸币权收归中央,令郡国销毁旧钱,由上林苑的钟官、辨铜、技巧三官统一督造: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锅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故又称上林钱、三官钱。 五铢钱使用铜范铸造,大小轻重适中,制作精整,标准实用,轻重适宜,量足成色好,利于流通和长久使用。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行用最久的货币种类。自西汉至隋末700多年间,各代均有铸造,但形状大小不尽相同。从出土的情况看,五铢钱不仅有铜五铢,还有银五铢和金五铢。金五铢钱仅出土二枚,是古钱币中的无价之宝。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这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件划时代大事,它标志着以重量记名的货币制的结束和通宝钱制的开始 四、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2、作用①抑制奸商牟取暴利②增加中央财政收入③实现经济的大一统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⑴ 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⑵统治者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⑶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商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西汉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是在(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景帝时期
2、东汉明帝时主持治理黄河的是( )
A、王景 B、史禄
C、李冰 D、窦固
CA找找感觉3、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是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4、西汉时发明的新兴播种工具是( )
A、犁壁 B、筒车 C、耧车 D、水排CC5、汉武帝时由中央统一铸造发行的货币是( )
A、五铢钱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铲形和币 D、刀形币
6、我国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是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AD 7、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
A、鼓风冶铁工具 B、灌溉工具
C、播种工具 D、纺织工具
8、我国铁制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是在
( )
A、战国时期 B、秦
C、汉代 D、魏晋CA9、汉朝时实行的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政策是( )
A、重农抑商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统一度量衡、货币 D、大力兴修水利
10、与两汉时期人称东、西二京相对应的两个城市分别是今天的( )
A、西安、洛阳 B、长安、洛阳
C、洛阳、西安 D、洛阳、长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