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 2014年9月24日,孔子2565年诞辰前夕,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尚属首次。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编有《春秋》一书,其言论被收集在由他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中。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名)春秋末期(时代)鲁国人(国别),儒家学派创始人(身份),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地位)。编有《春秋》一书(代表作) ,其言论被收集在由他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中。 有问必答:孔子都有哪些政治主张?政治主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鼓吹恢复西周的封建制度。
(一)孔子的政治主张:1 基本思想:提出“仁”的学说
2 具体阐述:主张“爱人”, 爱惜民力
3 实践保障:“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鼓吹恢复西周的封建制度。
学以致用:请问,该故事体现了孔子政治上的什么观点?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学生子路前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即便是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 “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学以致用:材料体现孔子的什么政治主张? “厩(圈)棼。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回忆第六、第七课的内容,想想孔子为何会提出“仁”与爱人,反对苛政的观点?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回忆第六、第七课的内容,想想孔子为何会提出“仁”与爱人,反对苛政的观点?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群起争霸,战争破坏社会安定,经济凋敝,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各种残暴的统治压得人都喘不过气,所以,孔子才呼吁要爱护百姓,体察民情,爱惜民力。这就是儒家的重要观点。 有问必答:孔子是大教育家,他都有哪些重要的教育成就,你知道吗? 孔子是大教育家,他都有哪些重要的教育成就和思想,你知道吗?教育思想:
开创私学,有教无类(或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因材施教,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二)孔子的教育成就1 教育成就:开创私学
2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
3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4 学习态度: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5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有问必答:阅读课文,请问孔子是如何因材施教的? 有问必答:孔子思想中有哪些是你不能认同的?为什么?食不言,寝不语。 做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做事
三思而后行。 养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习学以致用:找 朋 友学以致用:找 朋 友食不言,寝不语。 做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做事
三思而后行。 养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习学以致用:找 朋 友食不言,寝不语。 做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做事
三思而后行。 养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习出自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论语》1795年 ,《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写进了法国宪法的部分条文里面。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上十大思想家,孔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
《华盛顿邮报》曾经写道:“虽然孔子活在两千多年前,但他的教诲对今天世界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思考: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国外有关孔子思想的运用与评价:
老子二 、思想家老子有问必答:谈谈你所认识的老子。
老子二、思想家老子 老子,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著有《道德经》。
老子 有问必答: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和你所学过的知识或身边的实例来说明老子的观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水滴石穿
以柔克刚
绳锯木断
…… 有问必答: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和你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老子的观点。水滴石穿三、百家争鸣 有问必答:春秋战国时期,为何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百家争鸣 有问必答:春秋战国时期,为何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名词解释:百家争鸣 在春秋战国这个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百家”,指代表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利益的发言人,数目自然很多,但绝非局限一百家。“争鸣”,是争先恐后发表见解,为本阶级、阶层、集团谋利益,争地位。但百家所发表的见解有相同、相近、相异的多种情况,争论不可避免,但绝非完全对立。“争”,不只是争论,而且是争相发言。 合作探究一: 请各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图表(5分钟)。 有问必答:墨子与孟子都谈到了对战争的不同态度,你更倾向哪一种?为什么? 学以致用:诸子百家中,他们都有哪些思想是我们今天应该提倡的? 拓展延伸:儒、道、法三家都提到了治理国家的方法,假设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会选择 哪一种?为什么?战国时期,诸侯争雄,弱肉强食,为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重税、兵役、徭役沉重,阶级矛盾激化。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建立自己的统治地位,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专制权利,法家思想为统治者施行变法提供理论依据,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强调强权有利于加强统治者对人民的控制,中央集权的思想更是适应当时社会形势需要,所以,法家思想自然受到青睐,而主张“仁政”的儒家和“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自然遭到冷落。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而且,当我们把这些宝贵的遗产抽象地表达出来时,我们就有希望实现中国人民、同时也是全人类的一个共同理想。
众所周知,这就是“和谐”。
……春秋战国,就是我们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就是我们智慧的结晶;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则是我们名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历史歌谣春秋孔子为圣人,创立儒家独尊“仁”,
提倡“爱人”察民情,“为政以德”反苛政,
兴私学收徒三千,因材施教出贤能,
启发学生多思考,主张温故而知新,
《春秋》史书后世扬,言论皆收《论语》中。
道家创人为老子,学说记载《道德经》,
主张事物对立面,相互转化含义深。
百家争鸣好局面,“墨儒道法兵”皆现,
道家代表为庄子,主张“无为”来治国,
法家始创韩非子,反对空谈倡“法治”,
兵家鼻祖乃孙武,《孙子兵法》论军事。知识运用与巩固:一、“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下列人等入围,你给他们安排最合适主持的节目,并说出你的理由。①孔子② 孟子③孙武④韩非⑤墨子
A《军事天地》( ) B《人与自然》( )
C《法制空间》( ) D《爱心世界》( )
E《教育论坛》( )
二、 战国时期,各国都在招揽人才,请你以当时某派学者的身份,给正急需人才的国君写一封百字文的自荐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