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实验中学
刘学峰本课特点:本课讲述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包括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班超经营西域三部分,西汉时期对外交往奠定了古代中外文明往来的基础,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之间沟通的具体体现。本课是初中历史第一次提到中外关系,对以后同类问题的教学具有示范作用。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标与学生情况分析目录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定位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教法特色课标:1、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
2、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对象:初一学生
1、对本课内容了解较少,但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
力,在教师引导下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形成整体系统的
知识积累。
2、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感性认
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能够独立运用网络来查找资料,解决一些感兴趣的
问题 ,但负担沉重,不会对每科都做资料准备, 。
4、 求知欲、表现欲强、希望体验成功,希望被承认。教学目标定位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背景、任务、经过、
结果; 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辖;两条丝绸之路的路
线和开通后东西方的交流。
(2)使学生正确认识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
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指导学生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去认识和思
考,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学习提纲,养成学生通
过阅读自主学习的习惯;整体系统看问题的习惯;
最终形成系统的知识积累。
(2)鼓励学生通过回答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
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东西方交流史上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对比
分析、归纳总结、提取概括等基本学习技能。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目标定位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张骞遇到的困难及具有的品质的探究,培
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意志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2)通过对比张骞两次通西域的不同和中央政府对新疆
的管辖,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认识到是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历史,共同发展了
祖国的经济与文化。
(3)通过对比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进行交流的“物产”
使学生直观的体会什么是交流,体会丝绸之路在
东西方交流中起到的重要的桥梁作用,进一步认识
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1、张骞通西域
2、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
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重点难点分析布置
提纲提出
问题创设
情景启发
引导归纳
总结教学方法选择:提纲式学案教学法
问题引领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一:电影视频导入目的:引发兴趣、为理解张骞两次通西域的背景做铺垫。这支小分队又上演了怎样惊天动地的一幕呢?… …教学过程二:对张骞通西域的学习(1)请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完成提纲——张骞通西域部分(2)完成提纲后,小组合作解决与提纲相配套的问题1、布置任务:2、教师活动:(1)播放《汉宫秋月》的古筝曲,营造课堂气氛(2)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填写、讨论情况,必要时进行
指导或加入讨论。教学过程二:对张骞通西域的学习(1)哪位同学在地图上为大家指出西域的范围和张骞通
西域的路线? (出示地图)
(2)谁来说说张骞通西域前后西域在行政区划上有何变
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出示地图)
(3)你学过关于西域的哪些诗文或故事?由此可以推断
出张骞通西域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应该学习张骞
的哪些精神?(出示诗文)
(4)请你对比张骞两次通西域有何不同?从中你得到
了哪些启示?(总结学生回答)
(5)张骞通西域起到了什么作用? (总结学生回答)3、师生共同探究:环环相扣
由浅入深
好像玩过关游戏
欲罢不能张骞通西域前
秦朝疆域图张骞通西域后
西汉疆域图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杨师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
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 背景不同
不同 任务不同
结果不同 国家力量决定国家政策
国家实力是外交成败的关键
国家是个人成败的坚实后盾
启示 我们祖国的疆域是在历史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新疆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国家应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张骞通西域的作用:1、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来形成了丝绸之路3、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并最终形成了中央政
府对新疆地区的正式管辖。2、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各族的交往与交流 这世界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鲁迅丝绸之路教学过程三:对丝绸之路的学习(1)请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完成提纲——丝绸之路部分(2)完成提纲后,小组合作解决丝绸之路部分系列问题1、布置任务:2、教师活动:(1)播放《平沙落雁》的音乐,渲染气氛(2)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填写、讨论情况,必要时进行
指导或加入讨论。教学过程三:对丝绸之路的学习(1)哪位同学在地图上为大家指出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的路线? (出示地图)
(2)丝绸之路因何得名?按照你的常识,说说当年的丝
绸之路会经过今天的哪些名胜古迹?(出示图片)
(3)请你对比丝绸之路上交流的“物产”,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出示交流情况)
(4)有人说丝绸之路是以前的全球化,是古代的互联网,
是中国的开放之路,是世界的对话之路,你认为这
样的 评价有道理吗?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丝绸之路的
历史意义吗?(总结学生回答)3、与学生继续探究: 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陆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欧洲西亚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路线广东沿海的港口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玉门关楼兰古迹河西走廊火焰山敦煌莫高窟 奇禽异兽蚕丝、丝织品、
铁器、漆器
造纸、印刷、火药技术
西方的 名贵毛织品胡椒等经济作物 瓜果、蔬菜、花卉 音乐、舞蹈、雕塑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国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东西交流丝绸之路1、当时中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丝绸之路是以前的全球化!
丝绸之路是古代的互联网!
丝绸之路是中国的开放之路!
丝绸之路是世界的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促成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互渗透!教学过程四:对班超经营西域的学习我要当导演感兴趣的同学可上网搜集并整理有关班超的历史资料,以此来编写或导演一部历史短剧《班超的故事》教学过程五——结束语 亲爱的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展现过的平凡而
辉煌的一页,祖先披荆斩棘的为我们拓
土开疆,聪明智慧的为我们积淀文明,请看
好我们祖宗的基业吧,请光大我们祖
宗的文明吧!教法特色1、课前没有留作业,没有增加学生负担。
2、在课堂上先学后教,先打基础再探究,避免
了课堂空中楼阁的产生。
3、课堂按照“看—想—写—想—说—写”的过程
来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课堂张弛
有度,思维活跃。
4、课上形成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提纲,便于复习
5、学生因阅读而成功完成了提纲,因成功完成提
纲, 而成功回答了简单问题,因成功回答了简
单问题而成功突破了难题,整个课堂就是学生
体验成功的一个过程。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