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班门弄斧有借无还三国知多少1、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周瑜打黄盖,关公面前耍大刀 ,刘备借荆州,2、知识抢答: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是谁?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刘备、 关羽、 张飞刘备长坂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第18课三国鼎立结合课本内容及下列材料,归纳官渡之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曹操为什么能赢?探究一曹操袁绍袁术马腾刘表孙策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蒿里行》材料一:当时东汉的皇帝是汉献帝,他虽然是个傀儡,但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曹操知道只要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可以用它的名义来发号施令。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把汉献帝和文武大臣一起劫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材料二:东汉时期选择官吏,一是看出身门第,二是看封建道德。曹操则不以此作为用人标准,而且是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部下的建议,招募流亡农民在许昌附近屯田。由于屯田农民可以不负担兵役和徭役,而且有了安定的生活,所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除了民屯外还有军屯,屯田的兵士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从而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阅读:官渡之战的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不断增强
袁绍盘踞河北一带,势力很大袁 绍10万大军 曹 操3-4万军队 曹操
以少胜多 200年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够获胜?曹操: xié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唯才是举”,招贤纳士
经济上:实行屯田、发展经济
军事上:战术得当,出奇制胜
袁绍:为人多疑、优柔寡断、治军不严
骄傲轻敌,一意孤行。
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军阀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不断增强
袁绍盘踞河北一带,势力很大2、时间:200年3、交战双方:曹操和袁绍4、结果: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5、作用(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袁 绍曹 操曹 操 曹操统一北方考考你 曹操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 政治:
经济:(1)“挟天子以令诸侯”(2)唯才是举,招贤纳士实行屯田, 发展经济曹操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
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
这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
他的“壮心”是什么?意图统一全国通过赤壁之战的背景和经过分析曹操失败的原因。探究二孙
权刘备曹 操刘备(161-223)
字玄德,三国时期
蜀汉开国皇帝。
他为人谦和、礼贤
下士,宽以待人,
志向远大,知人善
用,是三国时期著
名的政治家。孙权(182-252),
字仲谋,。三国时期
吴国的开国皇帝。据
说是孙武的后裔。幼
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
江东,孙策英年早逝,
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他仁贤用能、挽救了
江东危局,保住了父
兄基业。周瑜鲁肃 刘 备 孙 权 三顾茅庐 看图说成语 赤壁之战背景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孙权:占据长江中下游,在江东建立较稳固的统治刘备:依附于荆州的割据势力刘表,
无固定地盘,请来诸葛亮辅佐 曹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
之战曹军曹操刘备孙权孙、刘联军二、赤壁之战1、时间:208年2、交战双方:孙刘联军与曹操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4、作用(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分析讨论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孙、刘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③利用气候、地理 条件曹操客观: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曹操骄傲轻敌;战术失误骄兵必败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根本原因:当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探究三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原因何在?它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三国鼎立形势图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赤壁之战根本原因:魏、蜀、吴三经济、军事实力势均力敌,缺乏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三国的治理与开发原因:三国为了增强实力,实现统一,都注重采取措施发展经济
表现:曹魏重视农耕曹魏重视兴修水利。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翻车魏蜀
锦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诸
葛
亮吴国船只孙吴开发江南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正方反方进 步倒退小组辩论大比拼三 国 鼎 立 形 势 图西 晋 示 意 图难点突破1)三国鼎立,它实现了局部统一,较之东
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分裂中蕴
涵着统一的因素。
4)随着北方经济的发展,魏国力量壮大取得
对蜀吴的优势,为西晋统一准备了条件。2)各国都力图打破均势,统一全国,重视
生产、整顿政治,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进 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课堂归纳袁绍曹操
孙刘联军官渡之战(200年)赤壁之战(208年)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魏蜀吴西晋统一曹操脸谱:在京剧舞台上,曹操的脸谱一直是个代表奸臣的大白脸,或者说,曹操成了奸臣的代名词。
这符合历史实际吗?你知道这是谁的脸谱吗?人物探究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 鲁迅评价曹操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
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学法指导:应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坚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看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要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军事活动、对外政策等方面进行评价;用阶级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总结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