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08 13:51:32

文档简介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选择题: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已经去过出土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 )
A.广东 B.湖南 C.云南 D.陕西
2.你喜欢恐龙吗?2003年底,一条题为“元谋人故乡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群”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你知道元谋人故乡在(  )。
A.四川省 B.陕西省 C.北京周口店 D.云南省
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5.你如果到北京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你还能(  )。
A.参观半坡遗址 B.参观河姆渡遗址 C.参观元谋人遗址 D.参观北京人遗址
6.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顶洞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京人一天生活,离不开许多种类的打制石器
B.在夜晚来临的时候,北京人往往围坐在火堆前
C.北京人在炎热的夏天也只能穿兽皮衣服
D.北京人离不开相对稳定的群体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 )。
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
C.会制作装饰品 D.开始使用天然火
9.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顶洞人
A.①③②④  B. 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10.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
A.元谋人  B. 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11.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黄河流域发掘的原始人类遗址(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12.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
A.群居生活 B.人工取火
C.使用简单语言 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1
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2
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他们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鲁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课本
请回答:
(1)说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所处的石器时代。
(2)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A 5D 6D 7C 8D 9A 10C 11A 12B
二、材料分析题:
(1)北京人处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处在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2)第一,从体貌上看,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没什么两样了;第二,北京人能打制较粗糙的石器,而山顶洞人已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第三,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第四,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而山顶洞人已进入到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氏族公社时期。
课件15张PPT。人教版历史教材导学案(七上)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
山顶洞人的基础历史知识。
2、看图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
头部的区别,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了解我国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古代东
方文明的中心,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重点】 北京人
【学习难点】准确掌握时间跨
度非常大的知识点(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
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遗迹最丰富
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
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
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
步之处:
体质特征———————;
制造工具的技术————————;
火的使用————————;
社会组织——————。 1、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
2、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
进步?。 1、“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原始社会时期。远古社会与传说时代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都属于模糊的时间概念,泛指原始社会。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都属于“远古社会”。
2、氏族公社的特点:有血缘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财产共有(没有私有财产);地位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食物)。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进步之处:1.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 中国 B 印度 C 巴比伦 D 埃及
2.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
观颐和园等风景外,你还以能参观()。
A 元谋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 大汶口遗址 D 蓝田人遗址
3.《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
钻木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
国远古人类相当于()。
A 山顶洞人 B 元谋人 C 蓝田人 D 北京人4、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
他们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装饰品,过
着氏族社会生活。这种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智商高低 B饮食习惯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出现时间早晚
6、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现于19世纪前期 B过群居生活
C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D会使用天然火材料题:
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他们无法生活下去,于是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的生活。
材料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共同的祖先繁衍的,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很艰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出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在生活方面的共
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⑴共同之处: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居住在一起。不同之处: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使用工具简单粗糙,过着原始群居生活;而山顶洞人虽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会磨光和钻孔技术,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⑵生产力的发展。Thank You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精品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题
课型
新授
第 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生活状况。
2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所代表的原始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像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像能力。
2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让学生查阅关于争夺北京人头盖骨的故事,培养学生珍惜、爱护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3 让学生懂得劳动在人类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
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教学难点
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学情分析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初次系统学习历史的13岁的孩子,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历史知识充满了探求的渴望,但同时他们又缺乏科学学习历史的方法,历史思维能力需要逐步建立。
教法
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学具
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
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 距今170万年 中国最早的人类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教后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