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3 用手来测量 课件(20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2.3 用手来测量 课件(20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30 09:48:1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课题 用手来测量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一
教材分析 《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科学一上年级《比较和测量》的第三课,本课通过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如他们自己的手)开展测量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始转向测量。在用手测量活动中,学生领悟到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将导致结果的多样性。同时,在反复标记用手测量“拃”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到测量单位首尾相连对测量准确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1.知道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2.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可以用来进行测量。科学思维目标1.能通过纸带来取出桌子和椅子的高度差。2. 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究实践目标1.能用手来测量桌椅的高度差,并标记测量过程。态度责任目标1.通过用手测量的活动,意识到细致的用拃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重点 精确的用“拃”来测量桌子的高度
难点 对于测量的结果能够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与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回顾1、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玩了一个“青蛙跳一跳”的游戏。还记得我们是怎样知道哪个青蛙跳得最远吗?(预设:“画起跳线”“在纸带上画出青蛙跳了多远”“将纸带摆在一起,起点对齐,比一比哪个最长”等。)2、谈话:我们比出了哪只青蛙跳得最远,那么这只青蛙到底跳了多远呢?怎么才能知道?(预设:用尺子量……)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手边没有尺子,你还有办法吗? 学生回答。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通过上节课的内容导入到这节课的内容,并且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好,很多小朋友早已知道文具尺子来量距离,为他们创设一个没有尺子的环境引发他们的思考。
讲授新课 二、聚焦话题谈话: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在用什么方法测量大树的树干有多粗? (预设:用手臂测量……)教师: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一下“用手来测量”。(板书课题)1.认识“一拃”。谈话: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像老师一样,跟着老师说: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用拇指和中指间的最大距离叫做“一拃”。用“拃”来测量长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沿用至今。2.试一试。播放视频,展示“一拃”正确比划。谈话:用拃量一量我们的活动手册。边试边思考,你打算怎样量?怎样量会更准?选取一两个学生展示“一拃”,很有可能用错手指,老师适当指导。3.说一说。班级讨论: 从起点量到终点。 用同一只手量。 一拃一拃地量,画线。 首尾相连。三、探究谈话:大家都会用拃量物体了,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个新的挑战——量一量课桌的高度。1.预测:观察自己的一拃有多长,再观察一下桌子的高度,预测桌子的高度大约有多少拃。2.指导记录:将预测的结果记录下来。3.用纸带来帮忙。谈话:用手直接测量桌子的高度没办法做标记,很难做到首尾相连。下面,我们可以借助测量纸带来测量。4.活动:用纸带比量桌子。组织活动;请同学们两个人一组合作量出与桌子同高的纸带。5.活动:量纸带。谈话:请你提醒一下旁边的伙伴,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 用同一只手测量。 前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 量完一拃就在结尾处画线作为记号。6.指导记录。测量两次,分别记录下来,并观察测量结果。7.展示汇报。将测量完的纸带粘贴在黑板上。四、研讨1.观察思考。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班级记录表及纸带,看看大家的测量记录和结果。思考:测量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2.学生概括。(1)用纸带标识桌子高度时可能出现误差;(2)是否是用同一人的同一只手进行测量;(3)是否做到了一拃紧挨着一拃,即首尾相连;(4)每一拃的长度是否相同;(5)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同,一拃的长度也不同。五、总结拓展1.谈话。还记得那只跳得最远的青蛙吗?能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知道它跳得有多远吗?测量的结果准确吗?为什么?(预设:用拃来测量、不能测出跳了多远、每个人的手不一样大……)教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拃作为标准物进行测量,可以测出物体的长短。由于我们测量时每一拃的长度不固定,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准确。另外,每个人手指长度不同,每一拃的标准不同,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也无法准确知道测量结果。2.知识拓展。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手来测量,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还能用作测量工具呢?教师出示课件:一虎口、一脚、一步、一臂、一拳等,让学生知道这些不同的“单位”,并强调用什么部位测量,单位就是什么。3.活动拓展。谈话:课后,请同学们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对房间、家具进行测量,并绘制如图所示的家庭尺寸图(教师出示课件中的图)。测量步骤:先预测,再选择用哪个单位合适,然后量一量,记录下来。如果有多余的时间,观看动画片《科学小子西德》,他是如何进行测量的。 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笔画,正确认识“一拃”学生边思考边比划。学生预估。进行测量。教师随时指导。学生用相同的方法用纸带进行测量。全班展示。学生思考问题,发现可能导致误差的原因。学生思考问题。观看视频。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用身体进行测量。学生很可能会用错手指,老师一定要及时指出。这一步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测量,还要学生学会预估。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测量,有问题随时指出。实验过程中误差经常会出现,引导学生正确发现问题,思考误差来源。动画片里运用的更多的方法进行测量,有利于学生巩固今天的新知。
课堂练习 活动手册记录。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手作为标准物进行测量,可以测出物体的长短。但由于测量时每一拃的长度不固定,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准确;另外,每个人手指长度不同,每一拃的标准不同,结果都不一样,也无法准确知道测量的结果。
板书 用手来测量公平 起点 终点 拃 首尾相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