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11 13:1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编写人:建湖县裴刘学校 周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辨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秦兵马俑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通过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注意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难点:
重点:佛教道教在我国传播的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课前预习题:填空
1.佛教的传人 (1)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地区:起源于 。 (2)传人时间: 末年,传人我国中原地区。 (3)基本教义 ①人死后能够 。②今生忍受苦难,来世得到 。(4)传播发展 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 。 (5)深远影响:对我国 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2.道教的兴起 (1)起源地区:是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 的宗教。 (2)兴起时间: 时期,在 兴起。 (3)创始人物:创始人之一叫 ;尊 为教主。 (4)基本教义:主张 ,炼制 ,以求
(5)传播发展 ①迎合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长生不老的欲望。 ②利用道教 ,允许各地建立 。
3.司马迁(1)生活年代:生活在 时代,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
(2)成书条件:家庭熏陶,爱好 ;游历广泛,眼界开阔;治学态度严谨等。
4.《史记》 (1)体例:是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部 通史。 (2)内容:记述了从 到 时期的史事,肯定了 、 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指斥了 、 的罪恶,评论了的功过。(3)价值:成为后世 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 著作。
5秦兵马俑.特点:用泥土塑造烧制而成,造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 ,表情 ,神态 ,生动传神,气势磅礴。2.价值:是秦汉时期 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
设问:这幅对联写的是谁 引出佛教,师生一起走进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新课学习]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投影:丝绸之路 ,设问:佛教是怎么传入的
教者归纳:张骞通西域以后,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佛教的传入
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有关佛教的历史。我们先来完成下面这张表格。
佛教的传入 佛教起源 传入时间 传入路径 主要观点
完成表格后提出问题⑴佛教为什么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
师生归纳交流:忍受今生,不再反抗,便于统治者进行统治,更好地对人民进行思想控制。
在统治者的扶植下,许多地方兴建佛寺,越来越多的人信奉佛教,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佛教的影子?
学生通过讨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方式进行回答。(通过展示图片来提示学生,进行归纳。从哲学 文学 艺术 语言 文物和胜迹等方面与生活取得联系,学生在这里可以从身边的许多东西联系课堂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中国有没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引出道教
二.‘道教的兴起
复习道教产生的思想来源。师生归纳:
A、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
B、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
(1)。道教是我国土生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的宗教,下面大家看课本关于道教的内容,根据佛教的问题来提出道教的问题,班级同学分成两个大组,互相PK一下,互相提问。
教师归纳: 刚才我们同学都提了许多道教的问题,可以说我们对道教和佛教现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再交流一下道教的教义。
( 投影展示交流 )
(2)合作交流:说一说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广泛影响
(3)教师总结: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而且对我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宗教是有益的呢?
总结:在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力量和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量无法作出解释,幻想能借助一种神秘的力量来拯救自己。于是便产生了宗教。在封建社会,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总是利用宗教来麻痹劳动人民,妄图使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来世,从而放弃为争取现实幸福的斗争。
有人信仰宗教,当然就有人反对信仰宗教,当时最著名的无神论者就是东汉的王充,他的代表作是《论衡》,
(4)思考王充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教者提示利用教材小字部分交流
(5)动脑筋 王充在《论衡》中说:
“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你是否同意王充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归纳明确:无神论,没有鬼神。
三、司马迁和《史记》
出示材料:“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向)异也。……仆窃不逊(不谦逊)……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思考:这是谁说的呢?你知道他的生平吗?引出司马迁
学生利用教材小字部分进行交流
完成下面这张表格
作者 作者生活年代 作品体例 作品起止年代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史记》的评价。《史记》是中国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人为本位,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社会各阶层的人民,这种以人物为中心撰写史书的方法,成为后代许多史家的典范。而同时《史记》又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有着很高的文学优势。正是因为《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在中国史书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拓展延伸: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
归纳:国家统一,文化丰富,能到很多地方去游历等。出身史官家庭,从小有较好的学习环境,统一国家需要一部记录从远古到汉代的史书。
投影展示对司马迁的评价
司马迁的《史记》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部史学著作,而这一时期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导入第三部分内容)
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在学习秦兵马俑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前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久发生在我国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件有趣的事。一个德国游客因为太喜欢兵马俑了,以至于把自己打份成兵马俑,希望成为其中的一份子,那为什么一个外国人会对中国秦代的东西如此痴迷呢?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秦兵马俑的有关图片。
大家可以看到秦始皇兵马俑造型精美,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副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都不尽相同,正是如此高超的技艺才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驻足参观,而这也是中外文明交流的又一次体现。它充分体现了两千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引起为豪得。
课堂小结:这一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秦汉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的文化部分人文方面的内容,在秦汉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与外界的联系,是中国和外国文化的第一次交流较为频繁的时期,例如佛教的传入,而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宗教上有道教的产生,文化上有《史记》的出现和艺术上重大的成就秦始皇兵马俑的诞生,这都对今天中国甚至世界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秦汉时期是一个值得我们怀念和自豪的时代。
板书设计: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二、王充和《论衡》
三、司马迁和《史记》
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
随堂训练:
1.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
A.秦汉时期 B.西汉初年 C.东汉初年 D.西汉末年
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的作者是:( )
A.司马谈 B.司马迁 C.司马光 D.司马昭
3. 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C.《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 D.《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
4.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5.秦汉时期杰出的雕刻作品是( )
A.马王堆汉墓画 B.秦始皇兵马俑 C.龙门石窟 D.敦煌莫高窟
6、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7.下列说法中属于道教精神的是:
A、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B、人的肉体是要死亡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
C、灵魂能够转生来世。
D、今生忍受一切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8、如果你对商朝的历史感兴趣,想印证甲骨文所反映的商王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应参考下列哪部史书?
A、《春秋》B、《资治通鉴》 C、《汉书》 D、《史记》
9. 为麻醉人民,统治者欢迎与扶持佛教的主要原因是下列教义中的哪一点 [ ]
A.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转生来世
B.人的今生忍受一切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C.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D.修炼方术,炼制丹药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回答:①这是什么时候谁的名言?
②作者写过什么书?
③该书有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