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编写人:建湖县裴刘学校 周华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理清线索西晋兴亡(少数民族内迁)→东晋十六国的对峙(淝水之战)→南朝经济的开发
3、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培养他们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敌的精神,同时也要汲取骄傲自满带来的教训
5、通过江南开发的史实,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www-2-1-cnjy-com
教学重点 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 头绪纷繁和时段较长的历史过程、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定都在哪里?建立者分别是谁?各是哪一年建立的?
国号 都城 建立者 建立年代
魏 洛阳 曹丕 220年
蜀(汉) 成都 刘备 221年
吴 建业 孙权 222年
2、“三国”中,哪一国实力最强?哪一国实力最弱?(魏国实力最强,蜀国实力最弱。)
★过渡讲解、置疑:263年魏国先灭了蜀。 ( http: / / www.21cnjy.com )265年,司马炎夺取帝位,改魏为晋,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掉吴,重新统一了全国,所以常有人说:“三国尽归司马氏”。但是,西晋统一的时间很短,不久就灭亡了。从此,中国又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这段历史的发展线索如何?民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社会经济出现哪些新的景象?
3.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西晋的兴亡和内迁各族
★指导学生阅读108-109页“西晋的兴亡和内迁各族”课文以及插图《西晋壁画》等,思考回答:
1、“三国尽归司马氏”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3世纪时,姓司马的家族先后消灭蜀国、改魏为晋、吞并吴国,重新统一全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西晋建立于哪一年?灭亡于哪一年?(265年——316年)
3、根据109页“动脑筋”:西晋的统一为什么只有很短的时间?
A、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弱智;
B、统治集团发生内乱:皇族争夺帝位,破坏统治秩序,耗竭西晋国力;
C、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欺压,其上层人物起兵反晋,最终推翻西晋。
4、根据112页“活动与探究1·填图与思考”:
A、画线与箭头,见课本。流动趋向: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中原的部分汉族人民迁往江南。
B、意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过渡讲解:西晋灭亡之后,国家重新陷于分裂。南方是东晋,北方有“十六国”。在东晋十六国期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就是“淝水之战”。21教育网
淝水之战
★指导学生阅读109-111页“淝水之战”课文和《淝水之战形势图》、《草木皆兵》图等,思考回答:
1、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一年?作战双方力量对比情况如何?结果怎样?
年代 作战双方力量对比 结果
前秦(苻pǘ坚) 东晋
383年 80多万 8万 东晋以少胜多
2、你知道哪些成语是出自淝水之战的?(投鞭塞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3、组织学生根据111页“动脑筋”:苻坚拥兵80多万,却不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
A、从前秦方面看:
a、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21cnjy.com
b、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苻坚指挥失误。
B、从东晋方面看:
a、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
b、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过渡讲解:淝水之战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方混战,南方则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南方的东晋政权被大将所夺。此后,有4个政权相继统治南方,史称“南朝”。
江南地区的开发
★指导阅读108页“导入框”、111-112页“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文及“文献资料·《宋书》摘录”,思考回答:21·cn·jy·com
1、《史记》怎样描述汉朝的江南经济?(地广人稀,生产生活水平落后,商业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程度很低。)www.21-cn-jy.com
2、《宋书》怎样描述汉朝的江南经济?(物产丰富,在丰收的年分,一年的粮食收成可以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给天下人穿用。)2·1·c·n·j·y
3、汉朝与南朝的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因为汉朝的江南尚未开发,南朝的江南已经过三国、西晋、东晋的长期开发。)21·世纪*教育网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