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练习题:2.1第1课时 减数分裂过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练习题:2.1第1课时 减数分裂过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3 23:0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一节 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第1课时 减数分裂过程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减数分裂相关概念的掌握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B.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C.性母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减数分裂也具有周期性
2.根据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染色体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 (  )
A.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B.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C.无着丝粒染色体
D.端着丝粒染色体
3.(2022浙江平阳万全综合高级中学期中)同源染色体是指 (  )
A.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B.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C.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4.(2021浙江宁波效实中学期中)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四分体由4条染色体组成
B.四分体只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
C.一个四分体有4个核DNA分子
D.含有四分体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
题组二 减数分裂过程与特点
5.(2021浙江A9协作体期中)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分别发生在 (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对图中减数分裂过程某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
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C.非姐妹染色单体局部交换遗传物质
D.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7.(2021浙江金华月考)如图是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相关过程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  )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③⑥②④①⑤
D.③⑥④②①⑤
8.(2021浙江宁波效实中学期中)人的体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每个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依次有 (  )
A.23对、46个、92条     B.23对、23个、92条
C.46条、46个、92条     D.46条、23个、46条
9.(2021浙江温州期末质检)如图为某哺乳动物(2N=4)的一个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①~④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B.经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可存在于①和③中
C.该细胞分裂时,E与F或F'可自由组合移向同一极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只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
题组三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
10.下图中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的是 (  )
11.如图是某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一定是两个精细胞
12.(2020浙江宁波余姚期中)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B.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C.精细胞经变形成为精子,而卵细胞的形成没有变形过程
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
13.(2021浙江宁波慈溪期末)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题组四 减数分裂中物质的变化
14.图中1、2、3、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a、b、c分别表示核DNA分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可以与图中1、2、3、4相对应的细胞是 (  )
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
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15.如图是某高等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的示意图和坐标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纵坐标的含义是          ,该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    (器官)中。
(2)CD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量之比为      。
(3)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填数字)。
(4)图2中③处于          (填时期),此细胞的名称是      ,它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为      。
题组五 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
16.(2022浙江精诚联盟月考)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染色单体用铁丝扎在一起表示复制后的染色体
B.模拟后期Ⅱ时,细胞中只能出现一种颜色的染色体
C.模拟过程中被拉向纺锤体两极的染色体可能含有染色单体
D.整个模拟过程中,需要在纸上画2个纺锤体
17.(2022浙江三校联考)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若仅使用4条染色单体(2种颜色)的橡皮泥模型来演示减数分裂过程,下列不能被演示的是 (  )
A.着丝粒分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染色体片段交换
D.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D 2.C 3.A 4.C 5.D 6.D 7.C 8.B
9.C 10.B 11.C 12.B 13.C 14.B 16.C 17.B
1.D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但无细胞周期,D错误。
2.C 根据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染色体大致分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中间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教材第25页),C符合题意。
易错警示 所有染色体都含有着丝粒。
3.A 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其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的一对染色体(教材第27页)。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所以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A符合题意;形态、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不符合题意;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C不符合题意;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号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D不符合题意。
4.C 一个四分体由2条染色体组成,A错误;四分体只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1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核DNA分子,C正确;含有四分体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D错误。
5.D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符合题意。
6.D 图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未移向两极,A错误,D正确;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B错误;图示细胞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局部交换遗传物质,C错误。
7.C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后期Ⅱ,②为后期Ⅰ,③为前期Ⅰ,④为前期Ⅱ,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⑥为中期Ⅰ,由以上分析可知,减数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③→⑥→②→④→①→⑤。
8.B 在四分体时期,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此时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此时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四分体时期,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因此此时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单体。综上分析,B符合题意。
9.C 题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经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可存在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即①和②中或③和④中,而①和③为非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该细胞为初级性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E与F或F'可自由组合移向同一极,C正确;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不会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10.B A图为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A不符合题意;B图为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B符合题意;C图表示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C不符合题意;D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D不符合题意。
11.C 图示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也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B正确;细胞质进行的是均等分裂,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错误,D正确。
易错警示 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均存在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及形成的配子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12.B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退化消失,A正确;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B错误;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3个第二极体产生,而在精子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D正确。
归纳总结 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不管它含有几对等位基因,产生的精细胞种类为两种,且这两种精细胞中的基因型互补,而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种类为一种,同时产生3个第二极体。
13.C 分析图甲可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因此甲和③是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细胞,甲和①分别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图乙中①③与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14.B 图中1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且无染色单体,可能为精(卵)原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图中2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的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可为初级精(卵)母细胞;图中3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为次级精(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图中4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该为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卵)细胞或第二极体,B符合题意。
15.答案 (1)细胞中核DNA的含量 卵巢 (2)1∶2∶2 (3)① (4)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和极体
解析 (1)图1中的曲线加倍后有两次减半,应为细胞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2中③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为雌性,减数分裂发生在卵巢中。(2)CD段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CD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量之比为1∶2∶2。(4)图2中③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无同源染色体,可判断该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该细胞分裂后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16.C 将大小相同、颜色相同的染色单体用铁丝扎在一起表示复制后的染色体,A错误;后期Ⅰ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后期Ⅱ时细胞中可能出现两种颜色的染色体,B错误;如果是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被拉向纺锤体两极的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C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需要在纸上画1个纺锤体,减数第二次分裂需要在纸上画2个纺锤体,则整个模拟过程中,需要在纸上画3个纺锤体,D错误。
17.B 2种颜色的4条染色单体可以形成2条染色体,可模拟前期Ⅰ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后期Ⅱ着丝粒的分裂,A、C不符合题意;模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需要4条染色体,而该橡皮泥模型仅有2条染色体,B符合题意;含有染色单体说明染色体已经完成复制,故该橡皮泥模型可演示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D不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