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科目: 历史
教学对象: 初一学生
课时: 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一时期产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尤其儒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更是进行道德情操教育的最好素材,对培养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通过探究儒家“仁礼”思想,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以网络为平台,课前指导学生分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五个小组,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搜集整理各派思想,并挖掘儒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部分。
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板块展示,然后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分组探究,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孔子的思想、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同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从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中,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知识掌握与能力状况:小学《社会》课中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语文课刚刚讲完的《论语十二则》、历史课前面学习的“大变革的时代”,大部分初一学生已经能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而且在前面的教学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这些,都为本课教学开展奠定了基础。
(2)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初一学生,我们知道他们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但仍然需要在课堂活动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的设计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历史课堂,提升学生学史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主要的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活动探究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设计:
展示图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显示奥运会迎宾词
提问:奥运会的五句迎宾词出自哪部经典?
这部经典是干什么的?
3、展示图片:曲阜三孔 提问: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曲阜三孔指的是什么?
4、展示图片:2014年孔庙祭孔的场面,说明孔子在中国的地位;
5、展示图文资料:介绍孔子学院,说明孔子的世界影响
6、展示文字资料:介绍孔子的世界地位
孔子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我们今天一起通过第九课的学习,拉近孔子和我们的距离
1、学生齐读五句迎宾词;
2、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回答相关问题
1.彰显中华文明光辉灿烂,源远流长;
2.引出本课重点人物:孔子
新课探究:
第一篇 贵族的黄昏:孔子和他生活的时代
(一)背景介绍:
提问:
1、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物?
2、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学生回答后进入下一张幻灯片)
(二)介绍孔子:
出示孔子图片,结合孔子的身份从三个方面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1、如果要你们给孔子先生制作一张名片,
你们准备怎样介绍孔子的身份?
2、人们为什么尊称孔子为〝圣人〞,他有哪些主要的历史贡献?
3、我们今天如果研究孔子的话,可以主要查阅哪些古籍?
由孔子引入介绍老子及其思想
第二篇 我山之石: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兵的救世之策
继老子和孔子之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人才辈出,他们纷纷著书立说,互相争辩,推崇自己的思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1、百家争鸣主要有哪些学术流派?他们的的代表人物都有谁?
2、他们各持哪些思想观点?
他们的这些思想主张在今天仍然闪耀着现代智慧和光芒。如果我们能从中吸取营养和智慧,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和谐 。
第三篇 古为今用: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示图片:我们身边的不和谐音符……
组织学生探讨:我们应如何采取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来遏制这种不良的校风?
(学生各抒己见,老师总结评价)
学生回答(春秋晚期)
“春秋战国乱悠悠”——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1、 连年战乱——春秋争霸、战国争雄
2、社会变革交汇
a、从技术变革讲,春秋战国时代是青 铜器时 代向铁器时代变革。
b、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讲,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
c、 从军事上讲,是车战时代向步、骑兵时代变革。
3、国家关系变化无常——有一句成语叫朝秦暮楚,就是指这种反复无常的国家关系
学生现场制作并展示成果
(学生分组研究,并发表观点)
(列表让学生看书来回答表内内容,也可先问学生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最后拿出事先准备的表格来总结。)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反对一切战争,主张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道家
庄子
主张“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学生分组活动,各抒己见
本篇采用问答式教学,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积极参与课堂思考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提升学生学史的实用价值,明辨是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历史课堂,达到学史明志的作用
课堂小结:
展示诸子百家人物图片,老师总结陈述它的现实意义,并引导学生齐读:
让我们拥有“仁” 的美德(儒家:孔子) ,
抱一颗“兼爱之心 ”(墨家:墨翟) ,
用发展“辩证” 的眼光(道家:老子) ,
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 ( 墨家:墨翟) ,
树立“环保” (儒家:孟子)意识,
为“改革” (法家:韩非)开放的中国努力学习吧!
早日成为“一子”“一家” ,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播放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首尾呼应,再次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七、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主要通过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实例分析环节来进行,再配合课后配套练习来评价
八、板书设计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一、孔子: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创办私学
2、提出“仁”的学说 儒家学派创始人
二、思想家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三、百家争鸣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春秋无义战、仁爱
道家 庄子 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 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九.教学反思
课件26张PPT。2008北京奥运迎宾语
——五句《论语》经典 曲
阜
三
孔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公益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概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世界看孔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1988年1月,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一篇
贵族的黄昏:孔子和他生活的时代 春秋战国乱悠悠国家关系变化无常,社会动荡难安 社会变革交汇
连年战乱 ,百姓流离失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主张:
“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成就:
1、教育对象: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2、教育理念: 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3、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学习方法:“温故知新”文化成就
1、整理古籍:
《诗经》、《尚书》
2、编定: 《春秋》
3、言行:被记录在《论语》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圣人的孔子有没有自己的老师呢?他的老师是谁呢?
道家学派创始人朴素辩证法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面性!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第二篇
我山之石: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兵的救世之策道家法家儒家墨家兵家 “兼爱”;
“非攻”,支持正义战争,反对侵略战争仁政;“春秋无义战”;自然资源持续利用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改革;法治;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著《孙子兵法》;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继承并发扬了孙武的军事思想,反对空谈仁义 第三篇
古为今用: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如何采取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
来遏制这种不良的校风?思 想 超 市严格处罚教育引导自我觉悟我认为
……学史明志,借古鉴今让我们拥有“仁” 的美德(儒家:孔子) ,
抱一颗“兼爱之心 ”(墨家:墨翟) ,
用发展“辩证” 的眼光(道家:老子) ,
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 ( 墨家:墨翟) ,
树立“环保” (儒家:孟子)意识,
为“改革” (法家:韩非)开放的中国努力学习吧!
早日成为“一子”“一家” ,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孔 子老 子孟 子墨 子荀 子庄 子孙武 孔子的教育名言中,哪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或指导?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经常温习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 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与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该材料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阅读材料:“因材施教”整理古籍言论记录编订书籍“仁”——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仁者爱人”——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天下所有的人。《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陆战队官员人手一本。
兵圣孙武竹简版《孙子兵法》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