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江南地区的开发
科目: 历史
教学对象: 七年级
课时: 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西晋的灭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三个标题的内容,所涉历史阶段时间相对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也相应较多,因此必须顾及到历史发展阶段的面又要突出重点内容的点,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方能使学生既整体把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梗概,又掌握其中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西晋的灭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
能力要求: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过程与方法:探究式学习,带着问题思考并得出初步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贡献。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对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有一些了解,学生之间有差异,有些同学知识面较广,分析能力很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师讲解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重点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影响。利用ppt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放课件引入新课
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知识
讲述魏晋南北朝总体发展脉络
同学看书第一个子目,学习西晋的相关历史并思考西晋短期灭亡的原因
讲述人口迁移
看书及课件的相关内容,归纳人口迁移的相关情况
了解人口迁移的时间、原因、情况和影响
复习旧知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看书思考淝水之战的的背景、经过、影响,总结成语故事
温故并知新,引出南朝的发展
放材料让同学思考,引出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子目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提问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
学生看书找寻答案
带着问题看书
教学反馈
做题
将讲过的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记住、掌握
七、教学评价设计
做反馈的题目,看学生一节课掌握的情况;学生建立自我评价表,包括学到的知识,提升的能力,参与课堂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次数,给自己的这一节课打分,并将所思所感记录下来。
八.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
这节课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大,朝代多,所涉内容较多,在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基础上基本完成任务,但魏晋时期朝代多、更迭频繁,讲一遍肯定记不住,需结合课内外知识多思多记,才能从宏观上把握这一时期。
由江南地区的开发引出经济中心南移的概念,因为时间所限,且认知能力有限,不能展开,只能让学生先记住这个概念,并告知下册书讲唐宋时会继续讲解此概念,课余可自己查书学习。
本课所讲内容开放性思维的命题不多,学生回答问题的发散思维有限。
课件20张PPT。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条件、表现、影响
通过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条件、表现、影响
通过对淝水之战的学习,要敢于抗击强敌
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时间、原因、表现和影响
淝水之战的背景和影响
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南朝北朝魏吴魏263年266年280年完成统一兴一、西晋的兴亡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司马睿亡280年316年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西晋统一时期一、西晋的统治集团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惠帝弱智。二、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八王之乱三、民族矛盾激化,西晋的统治阶级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最终少数民族推翻西晋统治。返回北方民族迁往中原北方少数民族及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图
说
历
史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移在
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开发前秦的强大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
前秦王苻坚重用王猛,励精图治,统一了黄河流域。
时间:
交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83年前秦─东晋东晋大败前秦以少胜多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返回二、淝水之战宋齐梁陈返回《宋书》里描写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有哪些?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
3.南方相对安定。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区域:影响: 长江中下游一带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基础。1.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气候温和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
2.南朝是指从公元420年开始的( )
A.我国南方地区并存的四个朝代
B.我国南方地区前后相继的四个朝代
C.我国南、北方并存的四个朝代
D.我国历史上四个“大一统”的朝代BB巩固练习3.“(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晋南朝 D.宋朝
4.南朝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 )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成都
5.江南地区的同学都为家乡经济成为全国的重心感到自豪。下列造就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的表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A.南方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C.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
C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