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27 15: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大一统的汉朝 第 12 课猜猜看,他是谁?D、他是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A、他领导过农民起义B、典故“楚河汉界”与他有关C、领导农民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
统治,并参加了“鸿门宴”刘邦汉高祖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争造成的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西汉初年的政策:1、轻徭薄赋
2、重视农业生产
3、提倡节俭
4、“以德化民”
------休养生息政策 [西汉壁画]?
(该壁画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活动。)汉瓦当 这些陶粮仓上分别写有“黍粟万石”、“大麦万石”、“大豆万石”等字样,谷仓内装有与之相应的谷物。 汉代陶粮仓“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动脑筋
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我们得出的道理成由俭,败由奢政治方面诸侯国 问题思想方面诸子百 家的责难主父偃“推恩令”假如这个长方形为一个诸侯王的封地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很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经典《诗》、《书》、 《易》、《礼》、《春秋》比一比: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削弱封国势力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军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原因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自读提示东汉的统治:
1、东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
2、东汉初期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3、中期以后的统治局面怎样?结果如何?东汉的统治时间:公元25年
开国皇帝:刘秀
都城:洛阳
治世局面:光武中兴
后期的问题:外戚和宦官专权。
结果:东汉名存实亡。本课小结(历史歌谣)前202年刘邦建西汉,
“文景之治”谋发展,
轻徭薄赋得民心,
带头节俭把事办。
雄才大略汉武帝,
善用人才把权集,
推恩封地又削侯,
罢黜百家尊儒术,
举办太学学五经,
一统江山鼎盛期。
课堂练习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开始于 ( )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初年  D.西汉盛期CD
3、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C 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
A.法家和墨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诸子百家
D.道家和兵家B汉武帝的作为 (经济、军事、对外关系……)预习任务THANK YOU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