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31张PPT 含音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31张PPT 含音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05 16:14:48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
林 照 楠
亚运场馆
世博会场馆
广州
深圳
上海夜景
江苏华西村
材料一: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今天的南方和《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局面结束和西晋兴亡的概况
2.掌握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
3.知道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
4.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探究一: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自然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客观条件)
人口条件:大量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主观条件)
社会条件:三国以来,南方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客观条件)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 业:
兴修水利,广种水稻
牛耕施肥,推广小麦
手工业:
制瓷 矿冶
商 业:
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63年
266年
司马炎
西晋
280年
完成统一
西晋结束了三国纷争,实力很强大,怎么短短50年就灭亡了呢?还是被少数民族给灭亡的!真是有些不可思议啊!
计算一下西晋存在多久?
探究二: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1、西晋的统治集团自身腐朽 。
2、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斗争 。
3 、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民族矛盾加剧,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机会乘机起兵反晋。
内迁的少数民族
中 原 汉 族


鲜 卑
鲜 卑


匈 奴

西晋灭亡后的南北形势
西晋
东晋(317年~420年)司马睿建立 都城:建康
南方:
北方:
十六国政权并存
一度被前秦(氐族)统一
淝水之战(383年)
探究三:前秦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前秦方面)
1、民族矛盾尖锐,人心不齐。
2,、指挥失误
(东晋方面):
1、士气高昂。
2、指挥得当。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前秦灭亡后的南北形势
东晋
南方:
北方:
陷入混乱




南朝
1.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 A.蜀---魏---吴  
B.蜀--- 吴---魏
C.吴---魏---蜀  
D.魏---蜀---吴
课堂练习
A
2.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3.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D
下一页
C
4. 下列民族建立的政权在4世纪
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
A 氐族 B 羌族
C 羯族 D 鲜卑族
A
5. 下列四个成语中,不是出自淝水
之战的是 ( )
 A 投鞭断流  B 草木皆兵 
 C 风声鹤唳  D 破釜沉舟
D



西晋
前秦
东晋
淝水之战

南朝

西晋



小结:
拓展延伸
近期,河南关于探索中部崛起战略的动作不断。9月18号,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9月16号,2010年城市发展(郑州)论坛在郑州举办;同日,中部崛起与洛阳机遇高峰论坛在洛阳举办;而早在9月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河南省委宣传部在北京共同召开了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座谈会,并邀请了十数名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作为顾问参加的此次会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中部崛起和郑州的发展有哪些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