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6课时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6课时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25 22:0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6课时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磁铁的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磁铁间相互作用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磁铁的相互作用,探索磁极间的规律。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共同发现和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教学难点:解释“干扰下的磁铁无法指示南北方向”的现象。
学情分析:
学生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如物体的属性、动植物的特征等。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如力的作用、水的性质等。他们对于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烈,喜欢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新知识。他们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磁铁”两个字,并展示一块磁铁给学生看。可以用手指演示磁铁的吸引力,让学生感受到磁铁的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内容,例如问学生磁铁可以吸引哪些物体?学生可以回答铁、钢等。然后教师继续提问,磁铁的用途有哪些?学生可以回答磁铁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工具、玩具等,例如冰箱门上的磁铁可以吸附纸张。
二、呈现实验现象
1. 教师准备两块小磁铁和一些小物体,例如纸夹、小铁片等。
2. 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将两块小磁铁的一面朝上放在桌子上,然后将小物体分别放在两块磁铁的上方。
3.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他们会发现小物体会被吸引或排斥,有的可能会跳起来。例如,当两块磁铁的相同磁极朝上时,小物体会被排斥,跳离磁铁;而当两块磁铁的不同磁极朝上时,小物体会被吸引,靠近磁铁。
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实验,以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效应。我准备了两块小磁铁和一些小物体,比如纸夹和小铁片。请注意,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以免受伤。
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1. 将两块小磁铁的一面朝上放在桌子上,确保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2. 将一个小物体,比如纸夹,放在两块磁铁的上方。观察纸夹的行为并描述。
学生1:当两块磁铁的不同磁极朝上时,纸夹被吸引,靠近磁铁。
教师:非常好,这是因为不同磁极之间会互相吸引。
3. 现在,将纸夹从磁铁上取下,重新放置在两块磁铁的上方。但这次,将纸夹的末端与磁铁的相同磁极对齐。观察纸夹的行为并描述。
学生2:当两块磁铁的相同磁极朝上时,纸夹被排斥,跳离磁铁。
教师:非常好,这是因为相同磁极之间会互相排斥。
4.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其他小物体如小铁片,观察它们在磁铁上的行为。
学生3:小铁片也会被吸引或排斥,具体取决于它们与磁铁的磁极对齐情况。
教师:非常正确!小物体的行为取决于它们与磁铁的磁极对齐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观察到了磁铁的吸引和排斥效应。他们发现当两块磁铁的不同磁极朝上时,小物体会被吸引;而当相同磁极朝上时,小物体会被排斥。这个实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磁铁的特性,并为后续学习磁场和磁力的原理奠定基础。
三、合作探索
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3-4人。
2. 给每组发放两块小磁铁和一些小物体。
3. 学生在小组内探索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磁铁排列方式,观察和记录各种实验现象。
4.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如果把两块相同磁极的磁铁靠近,会发生什么?如果把两块不同磁极的磁铁靠近,会发生什么?
教师:现在,我们将进行合作探索。请大家组成小组,每组3-4人。我将给每组发放两块小磁铁和一些小物体,你们可以使用它们进行实验。
学生们在小组内探索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你们可以尝试不同的磁铁排列方式,观察和记录各种实验现象。同时,如果你们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向我提问。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
教师:请问,你们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1:当我们把两块相同磁极的磁铁靠近,它们会互相排斥,推开对方。
教师:非常好,这是相同磁极之间的排斥效应。还有其他同学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2:我们发现当我们把两块不同磁极的磁铁靠近,它们会互相吸引,粘在一起。
教师:很好,这是不同磁极之间的吸引效应。还有其他组有类似的观察结果吗?
学生3:我们还尝试了将多个磁铁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链条。我们发现相邻的磁铁会吸引,但两端的磁铁会被排斥。
教师:非常有趣!你们观察到了磁铁形成链条时的特殊现象。这是由于链条中相邻磁铁的磁极之间的吸引效应,以及链条两端磁铁的排斥效应。有没有其他小组有类似的发现?
学生4:我们还发现,如果我们将一个磁铁靠近一个小物体,比如一根铁钉,磁铁会吸引住铁钉。
教师:非常好,这是磁铁对铁物体的吸引效应。磁铁的磁场会影响铁物体,导致它们被吸引。这是常见的磁力现象。
通过合作探索,学生们有机会在小组内共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磁铁排列方式,探索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在巡视指导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他们的探索和理解能力。这样的合作探索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总结规律
1. 学生回到座位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教师提问:你们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3. 学生通过讨论和总结,得出结论:磁铁的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他们可以举例说明,比如两个北极朝上的磁铁相互靠近时,它们会互相排斥。
4. 教师总结并概括规律,写在黑板上供学生记录。例如,磁铁的相同磁极会互相排斥,不同磁极会互相吸引。
教师:现在,请大家回到座位上。我们来总结一下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规律。我将提出一些问题,你们可以通过讨论来回答。
教师提问:在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学生们开始讨论。
学生1:我们观察到相同磁极的磁铁会互相排斥,而不同磁极的磁铁会互相吸引。
学生2:这是因为磁铁产生了磁场,磁场会对其他磁铁或铁物体产生作用力。当相同磁极的磁铁靠近时,它们的磁场方向相同,导致它们互相排斥。而当不同磁极的磁铁靠近时,它们的磁场方向相反,导致它们互相吸引。
教师:非常好!你们的回答很准确。那么,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现象吗?
学生3:比如,当我们将两个北极朝上的磁铁相互靠近时,它们会互相排斥,似乎有一个力让它们推开对方。
教师:很好的例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个规律:磁铁的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
教师将这个规律写在黑板上,供学生记录。
教师:这个规律是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出来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场的作用。磁铁的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由于磁场产生的力所导致的。这个规律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磁铁的吸附和磁力传感器等。
通过总结和概括规律,学生们对磁铁的相互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师的引导和总结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这样的总结阶段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并促进他们对科学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发展。
五、解释现象
1. 教师将一块磁铁放在铁片上,然后用另一块磁铁靠近铁片,观察学生的反应。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磁铁会吸引铁片?为什么干扰下的磁铁无法指示南极和北极?
举例解释:教师可以解释磁铁的吸引现象是由于磁场的作用。当磁铁靠近铁片时,磁铁产生的磁场会影响铁片中的原子和电子的排列,使得铁片内部形成一个临时的磁场。这个临时磁场与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导致铁片被吸引到磁铁上。
解释磁铁无法指示南极和北极的现象可以引入地球的磁场。教师可以解释地球本身就有一个巨大的磁场,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与磁铁的南极和北极是相反的。当磁铁受到地球的磁场影响时,它会调整自己的磁极方向,使得它的南极朝向地球的北极。因此,当我们用一个磁铁靠近另一个磁铁时,它们的磁场相互作用会导致它们的磁极相互吸引。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 磁铁的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
2. 磁极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成功地发现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能够描述和解释这一现象。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培养了观察、探索和合作的能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激发。然而,对于“干扰下的磁铁无法指示南北方向”的解释仍然是一个难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和提出解释的可能性。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探究和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