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孟德尔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第三课时
第2节
浙科版 必修2
1.能运用乘法原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2.能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问题
黄色(Yy)×黄色(Yy) 圆粒(Rr)×圆粒(Rr) 黄色圆粒(YyRr)×黄色圆粒(YyRr)
F1中性状表现种类 2(黄色、绿色) ①____________ 2×2=4
F1中性状表现的数量比 ②_______________ 圆粒∶皱粒=3∶1 (3∶1)×(3∶1)=9∶3∶3∶1
F1中基因型的种类 3种(YY、Yy、yy)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运用乘法原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2(圆、皱)
黄色∶绿色=3∶1
3种(RR、Rr、rr)
9种
1.结合上表结果,你能从数学角度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的关系吗
思考:
从数学角度看,(3∶1)2的展开式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如果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单独分析,发现都遵循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于(3∶1)2。
2.据此判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Dd能产生16种配子
单独处理、彼此相乘
解题思路:
A、分解: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状分离开来,一对对单独考虑,用分离定律研究
B、组合:将用分离定律研究的结果按一定方式(相乘)进行组合
自交 配子 后代表现型 后代基因型
Dd(1对)
YyRr(2对)
AaBbCc(3对)
…
n对
n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情况分析:
2
4=22
8=23
2n
2n
8=23
4=22
2
3n
3
9=32
27=33
…
…
…
例1: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____,产生基因组成为ABCd的配子的几率为______。AaBBCcDd与AABbCcDD杂交中配子结合方式有____种?
0
(1)配子类型及概率的问题
8种
AaBBCcDd----产生8种配子
AABbCcDD----产生4种配子
配子结合方式有8×4=32种
32
AaBBCcDd
Aa
BB
Cc
Dd
1/2A
1B
1/2C
1/2d
产生ABCd配子的概率=1/2×1×1/2×1/2=1/8
先看每对基因的传递情况: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表型有2种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表型有1种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表型有2种。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表型有2×1×2=4种
练习2.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aaBbCC两个体杂交,子代中基因型有____种,表型有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1/16
12
(2)后代基因型和表型的类型问题
例2: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几种表型?
4
1.AABbDd×aaBbdd产生子一代的基因型有 ,AabbDd概率为 。
6
1/8
2.AaBbDd与AaBbdd杂交,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Dd的所占比例数是(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
A.1/8 B.1/16 C.1/32 D.1/64
思考·讨论
?
3.设家兔的短毛(A)对长毛(a)、毛直(B)对毛弯(b)、黑色(C)对白色(c)均为显性,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两兔杂交,子代表现型有_____种;表现型为“短(A_)直(B_)黑 (C_)”的个体所占的比例______。
3/8
4
B
9:3:3:1 = (3:1):(3:1), 双杂合自交
1:1:1:1 = (1:1):(1:1),测交或单显杂交
3:3:1:1 = (3:1):(1:1),一对自交,一对测交
子代表现型比例 亲代基因型
3∶1 Aa×Aa
1∶1 Aa×aa
9∶3∶3∶1
1∶1∶1∶1
3∶3∶1∶1
AaBb×AaBb
AaBb×aabb 或 Aabb×aaBb
AaBb×aaBb 或 AaBb×Aabb
(3)子代表现性及比例→ 亲本基因型
练习1:豚鼠毛色的黑(D) 对白( d )显性,毛粗糙(R)对毛光滑( r )显性。下表是两种不同的杂交组合及各种杂交组合所产出的子代数。请在表格内填写亲代的基因型。
亲 代 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 基因型 表现型 黑粗 黑光 白粗 白光
黑粗×白光 10 8 6 9
黑粗×白粗 11 4 10 3
DdRr×ddrr
DdRr×ddRr
练习2.小麦的毛颍(P)对光颍(p)是显性,抗锈(R)对感锈(r)是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下表是四组不同品种小麦杂交结果,试填写出每个组合的基因型。
亲本植株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基因型 表现型 毛抗 毛感 光抗 光感
毛抗× 毛抗 64 23 20 7
毛抗× 光感 34 0 36 0
毛感× 光抗 15 18 16 17
光抗× 光抗 0 0 43 14
PpRr × PpRr
PpRR × pprr
Pprr × ppRr
ppRr × ppRr
例题1:若某种花的花色,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B),但当基因型中有A和B同时存在时,花色开红花;单独存在时开粉花,其他类型则开白花。当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进行自交,后代分离比为: 。
9 A_B_
白花
9 : 6 : 1
3 A_bb
3 aaB_
红花
1 aabb
粉花
9:6: 1
1、“和”为16的、由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特殊分离比
能运用自由组合定律,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问题
练习:假设家鼠的毛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化家鼠=9∶6∶1,则子代浅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 )
A.2种 B.4种 C.5种 D.9种
B
例题2:若某种花的花色,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B),但当基因型中有A或B其中任意一个显性基因存在时,花色开红花;其他类型则开白花。当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进行自交,后代分离比为: 。
9 A_B_
3 A_bb
3 aaB_
红色
1 aabb
白色
15 : 1
15: 1
练习:荠菜果实形状——三角形和卵圆形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 )
A.1/15 B.7/15 C.3/16 D.7/16
B
AaBb自交 后代性状比 原因分析 测交后代
双显、单显、双隐表现为3种性状
9A_B _ : (3A _ bb + 3 aaB _ ) : 1aabb
1:2:1
1AaBb : (1Aabb + 1aaBb) : 1aabb
9:6:1
只要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表现型,其余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
(9A_B _ + 3A _ bb + 3 aaB _ ) : 1aabb
3:1
(1AaBb + 1Aabb + 1aaBb) : 1aabb
15:1
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基因型为另一性状
9A_B _ :(3A _ bb + 3 aaB _ + 1aabb )
1:3
1AaBb :(1Aabb + 1aaBb + 1aabb )
9:7
9:3:3:1的几种变形
AaBb自交 后代性状比 原因分析 测交后代
A与B作用效果相同,但是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
1AABB : 4(AaBB + AABb) : 6(AaBb + AAbb + aaBB) : 4(Aabb + aaBb) : 1aabb
1:2:1
1AaBb : 2(Aabb + 1aaBb) : 1aabb
一对等位基因中的隐性基因制约其它基因的作用
9A_B _ : (3A _ bb) : (3 aaB _ + 1aabb)
1:1:2
1AaBb : 1Aabb : (1aaBb + 1aabb )
9:3:4
1:4:6:4:1
2、“和”为16的显性基因累加效应导致的特殊分离比
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肤色深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产生4种表型
B.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C.与亲代AaBB表型相同的有1/4
D.与亲代AaBb肤色深浅相同的有3/8
累加效应:等位基因无显隐性关系,所有的表型值是在隐性纯合体表型值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大写基因即增加一个常数值(效应值)。
C
练习: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増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 )
A.3种、1:2:1
B.3种、3:1
C.9种、9:3:3:1
D.9种、1:4:6:4:1
D
3、“和”小于16的由基因致死导致的特殊分离比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1/4 B.3/4 C.1/9 D.4/9
C
练习: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后代分离比为6:3:2: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B.后代分离比为5:3:3: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致死
C.后代分离比为7:3:1: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D.后代分离比为4:1: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B
一、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二、根据亲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表型
三、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及其应用
“和”为16的,由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特殊分离比
“和”小于16的由基因致死导致的特殊分离比
“和”为16的显性基因累加效应导致的特殊分离比
配子的类型及其概率计算问题
基因型种类及其概率计算问题
表型种类及其概率计算问题
填空法——根据亲子代的表型推断基因型
性状比法——根据子代特定的性状比,确定亲代的基因型